-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按摩各类疾病--五官
按摩各类疾病--五官
白内障.doc
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晶状体混浊,称为白内障。一般多见老年患者,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病因病理】
一、西医的病因病理
西医认为老年性白内障与以下因素有关:生理老化,代谢衰退,长期紫外线、红外线损伤。
二、中医的病因病理
中医认为老年性白内障主要是由于肾水匮乏,肝血不足,脾虚,气血生化源不足所致。精血亏损,气血不能濡养于目,故生障翳。
【临床表现】
症状为无痛性视力逐渐减退,瞳孔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混浊到完全混浊,有时伴有眼压升高,继发青光眼。
【中医辨证】
主要症候及表现特点如下。
1.肝肾不足目生云翳,视物模糊,腰膝酸软,头晕乏力,耳聋,耳鸣,舌质淡红。
2.气血两亏目生云翳,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胃不容食物、食少即吐,头晕目眩,视物昏花,失眠,多梦,舌质淡苔黄白。
【按摩治疗】宜滋阴养血,补肝去翳。
嘱患者取坐位,施术者站其头前侧,首先用一指禅推法从睛明穴到攒竹穴,再沿眼眶做环形推摩治疗,每侧3~4分钟。再按揉攒竹、承泣、睛明穴各半分钟,然后按揉上眼眶下缘1分钟,继续按揉太阳、百会穴各1分钟。随即按揉两侧风池、翳明各1分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再从风池穴而下至大椎,反复按摩5~7遍,然后拿肩井穴,点按心俞、肝俞、肾俞每穴1分钟。嘱患者仰卧,用拇指指腹按点丰隆、光明、血海、三阴交穴3~5分钟,拿合谷穴,掐养老穴各1分钟。
【预防与护理】
本病病因较多,病情复杂。如发病应及早诊断,早期治疗。若已丧失视力者,应进行全面的生活护理。
鼻出血,中医称鼻衄。
【病因病理】
一、西医的病因病理
西医认为本病有局部原因和全身原因。
1.局部原因井外伤、肿瘤、炎症、气流干燥,这些都可引起鼻腔膜血管损伤。
2.全身原因有急性传染病、高血压、心脏病、血液病、肝硬化及遗传、化学毒素中毒均可引起鼻衄。
二、中医的病因病理
中医认为肺热上壅,逼血妄行,胃热熏蒸,内热化火,灼伤脉络,血随热涌,肝火上逆,火随气窜循经上扰,脾气虚弱,统血失司,血不循络而离脉道等都可引起鼻衄。
【临床表现】
鼻部出血时间不一、血量不等,出血过量可致休克。
【中医辨证】
常见症候及表现特点如下。
1.肺热上壅衄血色泽鲜红,点滴而下,量不甚多,鼻干疼痛,发热汗出,咳嗽痰少,舌质红、舌苔白,脉浮数。
2.胃热熏蒸出血量多,血色红,鼻干口臭,龈肿齿痛,渴欲冷饮,便秘,小便黄,脉弦数。
3.肺不统血鼻血渗渗而出,时发时至,血色淡红,面色无华,神疲懒言,食少纳呆,腹胀,大便稀溏,舌肿脉弱。
【按摩治疗】治宜清热疏风,凉血止血。
嘱患者取坐位,仰头后靠,施术者用右手大拇指采用按压按摩的方法从前发际推至百会穴为止,稍加用力,反复操作,用时2~3分钟,即可止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然后术者用一手将患者头额固定,另一手大拇指指腹向上按压患者耳根部位——位于下颌骨与枕骨相交的凹陷中,按之有明显的酸胀感,并来回旋转重揉,左右两面交替进行。一次持续3分钟,接着按揉阳陵泉穴1分钟,治疗结束。
【预防与护理】
1.积极治疗引起鼻出血的各种疾病。
2.环境气候变化时,应注意防范。
3.注意卫生习惯,不挖鼻孔,戒除辛辣烟酒。
4.出血时应在头、颈、胸实行冷敷,帮助止血。
5.情志方面,应忌暴怒愤郁。
凡听觉出现异常,病人自觉耳内鸣响,如闻潮声或细或暴,妨碍听觉,称为耳鸣。听力减弱,甚至听觉丧失,不闻外声,称之谓耳聋。
【病因病理】
一、西医的病因病理
耳鸣主要与外耳因病变阻塞、中耳病变及耳膜病变,以及高血压、神经衰弱或经常遭受噪声的刺激有关。耳聋除与以上耳病有关外,还与药物中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巨大声音的振动有关,老年性耳聋与动脉硬化有关,也与脑外伤有关。
二、中医的病因病理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肾气不足,脾胃虚弱,肝胆火盛引起。肾开窍于目,肾气不足,其窍必虚,肝阳上亢,上扰清空,脾胃虚弱,脾运化失调,水湿内停,聚而为痰,痰淤化火互结,上蒙耳窍而为病。
【临床表现】
耳鸣患者自觉耳内有各种不同的响声,有的如蝉鸣,有的像吹风机一样的声音,周围环境安静时加剧。耳聋患者自觉听力减退,感到周围声音距离较远,听不清、听不准别人讲话。
【中医辨证】
常见症候及表现特点如下。
1.肾气不足除耳鸣、耳聋外,兼见眩晕,腰膝酸软或至心烦热,脉细尺弱。
2.脾胃虚弱除耳鸣、耳聋外,兼见倦怠乏力,至内虚,食后腹胀,面黄,大便稀溏,舌苔白,脉虚。
3.肝火上拢除耳鸣耳聋外,兼见耳痛、流脓,眩晕,口苦,肋痛,便秘,炽急,舌红,舌苔黄,脉弦。
4.风热袭肺除耳鸣、耳聋外,兼见耳闷胀,鼻塞流涕,头痛发热,舌红、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