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7制—培训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鼻鼽的治疗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兼治的原则,治标以祛邪止涕通窍为主,治本以益气补肺、健脾温肾为主。 1.肺气虚弱 感受风寒 证候特点:鼻痒打喷嚏,鼻塞流清涕,晨起稍遇风寒便发作。全身见面色#白,气短,动则易汗,见风就怕冷。检查见鼻腔粘膜苍白水肿,双下鼻甲尤甚,鼻内清稀分泌物,患者平素易感冒,舌质淡,舌苔白,脉虚弱。 治法:温肺固表、祛风通窍。 方药: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 黄芪30g,白术15g,防风9g,白芷10g,辛夷15g,苍耳子10g,石菖蒲10g,五味子9g,大枣15g,细辛3g,炙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服。 2.肺脾气虚 水湿泛鼻 证候特点:除打喷嚏流清鼻涕外,鼻塞较严重,伴前额头重,或眉心坠痛感,鼻腔粘膜水肿明显,或鼻甲息肉样变,或中鼻道息肉,嗅觉减退,神疲气短,畏寒,肢重腹胀,纳呆便溏,舌胖淡红有齿印,苔白腻,脉濡弱。 治法:健脾补气,化湿通窍。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味。 黄芪20g、白术12g、陈皮6g、辛夷15g、党参20g、柴胡6g、桂枝10g、白芍10g、细辛3g、麻黄5g、五味子10g、炙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服。 3.肾元亏虚 肺失温煦 证候特点:鼻塞喷嚏流清稀涕,形寒怕冷,手足不温,每感肩背部有些凉意就会发作,伴头晕耳鸣,夜来多尿,或阳痿早泄,或五心烦热。检查可见双下鼻甲肿胀,粘膜灰淡或淡暗红,分泌物清稀如水,舌质淡红,苔白润,脉细弱。 治法:温肾壮阳,补肺止涕。 方药:金匮肾气丸合玉屏风散加减。 熟地黄20g,熟附子9g,桂枝10g,山药20g,泽泻10g,山茱萸12g,茯苓20g,黄芪15g,白术10g, 防风10g,辛夷15g,炙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服。 4.脾虚痰阻 证候特点:鼻塞较甚,清涕多,鼻痒不适,查见鼻粘膜肿胀较甚,患者头重肢困,胸脘满闷,痰多粘白,纳呆,大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滑。 治法:健脾祛痰 化浊通窍 方药:六君子汤合苍耳子散加味。 党参20g,白术10g,茯苓20g,陈皮6g,法半夏12g,炙甘草6g,辛夷15g,苍耳子15g,白芷10g,紫菀15g,山药20g,每日一剂,水煎服。 (二)外治疗法 1.吹鼻:主要用辛温通窍、行气活血的药物粉剂吹鼻内,如碧云散、鹅不食草粉或荜菝适量,研末,每用少许吹鼻内,每日3-4次。 2.滴鼻:用芳香通窍的药物滴鼻,如滴鼻灵、麻苯滴鼻液,每次2滴,每日3次。 3.药膏涂鼻:用鹅不食草干粉加入凡士林,制成药膏,涂入鼻腔,每日2-3次。 (三)中医其他疗法 1、针刺疗法:以近部取穴与远端取穴、循经取穴相配合为原则,达到运经调气,宣通肺窍的作用,每次选主穴及配穴各1~2穴,每天针刺1次,7~10天为一疗程,手法以捻转补法为主。 主穴:迎香、上星、风池、风府。 配穴:合谷、百会、阳白、攒竹、脾俞、肾俞、足三里等。 2、灸法:用艾条悬灸穴位,以温通经络,宣通鼻窍。每次选主穴及配穴各1~2穴。悬灸20分钟,7~10天为一疗程。 主穴:百会、上星、印堂。 配穴:膏盲、命门、肺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3、穴位注射法 药物:参附注射液,或当归注射液、VitB1、VitB12等。 方法:取足三里、肺俞、肾俞,或迎香、合谷、三阴交、脾俞,用5号短针头垂直刺入穴位至有麻胀感,回抽无血则每穴注入药液1ml,每天1次,每次选取2个穴位,轮流使用,10次为一疗程,起到宣肺补气,温通鼻窍的作用。 4、下鼻甲注射法 药物:人参注射液。 方法:用1%地卡因棉片贴附於双下鼻甲10分钟作粘膜表面麻醉,取6号长针头沿下鼻甲内下缘直剌至后端,然后边退针边把药液注入,每侧2毫升,每周一次,5次为一疗程。适于肺脾气虚型鼻鼽,鼻粘膜肿胀较甚者。 5、贴敷法 本法是通过药物对局部的剌激作用,可达到温通经络,调节脏腑间的阴阳平衡,稳定体内调节系统,改善过敏体质以治本,具有简便有效、无副作用和长期使用的优点。我院采用白芥子、细辛、甘遂,按5:3:2之用量共研细末,姜汁调制成直径1cm的药饼,每年于三伏天用胶布固定贴敷于双侧肺俞、风门、大杼、膏盲、肾俞、脾俞穴,每次选3穴,交替使用,每次贴1~3小时除去。平时不是三伏天也可以贴。 6、耳穴疗法 将王不留行籽在75%酒精中泡浸半小时,消毒后凉干瓶装,用时取胶布粘贴于耳部相应穴位上,保留3~5天,每天自行按压3~5次,每次按至有热感为度。穴位可取内鼻、外鼻、双肺、交感、肾、皮质下等,每周一次,每五次为一疗程。 7、按摩法 每晚睡前和早上起床前各进行一次,首先双手擦热,上下摩擦腰骶部两肾及命门间约200次,再以双手拇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