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实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故都的秋(实用)

一、题解: 故都的秋 地点:北京 故:眷恋 描写的内容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出版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郁达夫选集》等。 二、 作者及时代背景 背景: 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下许多游记,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到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感知文章: 1、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本文分为总起、分写、总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1--2)写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 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 第二部分:(3--12)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第三部分:(13--14)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2、描写了哪些秋景?你能否用几幅图画概括出这秋景来?在这些秋景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秋景 秋色 秋声 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秋草、槐树落蕊、秋蝉、秋雨、都市闲人、枣子树 碧绿、蓝色 、灰白、 青、淡绿、 微黄 驯鸽的飞声、秋蝉残声 用细微而常见之景,来体现故都的秋的“清”和“悲凉” 用冷色调,更现秋的“悲凉”之感 以声衬静,突显故都之秋的“静” 五幅图:破院赏秋、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奇景。 情景交融:面对着故都的秋,作者表现出对故都秋色的向往、眷念和赞美之情;落寞、孤独、忧伤之情。套用一句歌词“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因为作者特别的“忧伤、郁闷、落寞”,所以他要选择特别“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这碧绿的天色、槐树的落蕊、都市的闲人给人一种“清、静、悲凉”之感。同样这些特别“清、静、悲凉”的秋景正好抒发了作者特别的“忧伤、郁闷、落寞”之情。所以在这里作者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从这些描写看,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达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 3、故都的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用课文中的词句概括。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特点:清、静、悲凉。 熟读课文,画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 * *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