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地基承载力试卷.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塑性区的计算 将应力代入极限平衡条件式(2),表示该点既满足弹性区;也满足塑性区—是弹塑像区的边界。在荷载p作用下,得到如下边界方程: z=f(?) (3) ?D z M 2? 弹塑区边界方程 塑性区的最大深度Zmax 塑性区的最大深度Zmax ?D M 2? 塑性区的最大深度Zmax 对应Zmax=0—临塑荷载; 对应Zmax=B/4,B/3—临界荷载。 Pcr p1/4, p1/3=N?B ?/2+Nq ? d+Ncc (对于三个荷载,三个系数不同。) 各种临界荷载的承载力系数 Nq Nc N? Pcr 1+? /?ctg? -? /2+?) (1- Nq )ctg? 0 p1/4 1+? /?ctg? -? /2+?) (1- Nq )ctg? (Nq-1)/2 p1/3 1+? /?ctg? -? /2+?) (1- Nq )ctg ? 2(Nq-1)/3 极限承载力和容许承载力的区别 极限承载力pu 地基达到完全剪切破坏时的荷载 容许承载力f 同时满足强度和变形要求的荷载 确定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的方法 1.现场试验法: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等。要进行修正 2. 规范公式计算法,不做宽度深度修正 3. 根据经验确定容许承载力,做宽度深度修正 目前规范中设计承载力的确定基础p17-25 1. 静载荷试验 fa=fak+?b?(b-3)+?d?m(d-0.5) fak :静载荷试验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标准值) fa :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设计值) 千斤顶 荷载板 目前规范中设计承载力的确定 2. 承载力 公式法: fa=Mb?b+Md ? md+Mcck fa :承载力特征值(设计值) ——相当与 p1/4=N?B ?/2+Nq ? d+Ncc 但当内摩擦角比较大时, 2Mb ?N? 基础工程表2-7 3 经验类比法确定设计承载力 小结 Prandtl 基底光滑,无重介质 Terzaghi 可光滑,可粗糙,??0 地基承载力 极限承载力 容许承载力 按塑性区的发展 pcr P1/4 P1/3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I 区 垂直应力pu为大主应力, 与水平方向夹角45????2 ??=pu ?? ? kapu Pu III 区 水平方向为大主应力, 与水平方向夹角45?- ??2 ?3= ?D ?1 ? kp?D q=?D 2区: 过度区: 极限平衡 第二区: r=r0e ?tg? r0 r ? 作用在隔离体上的力: pu 、 ?D 、 pa 、 pp 、 c、R 所有力对A点力矩平衡 pu R 隔离体 r0 r A pp pa ?D c ? r=r0e ?tg? ? =? R过顶点A tg?=dr/ r d? = r0e?tg?d? tg? r0e ?tg?d? = tg ? = ? d? R dr dl rd? ? ?=? A +M1:pu OA =B/2 +M2: pa OC= B/2 tg(45?+?/2) -M3: c CE=?dl -M4: pp GE=B/2e?/2tg ? -M5: ?D AG= B/2 tg(45?+?/2) e ?/2tg ? pu R 隔离体 r0 r A pp pa ?D c ? 2. 极限承载力pu Nq, Nc: 承载力系数 如果? = 0, pu = ? 什么情况下可以作为? = 0? 当地基中地下水上升到滑动区域内时,对极限承载力有影响吗?哪类土影响大,哪类土影响小? 思考题 * 其它半经验承载力公式 一. 太沙基公式 二.汉森公式 三.其它承载力公式 一. 太沙基公式 1.基本条件 2. 假设的滑裂面形状 3. 极限承载力公式 1.基本条件 (1)考虑地基土的自重 基底土的重量??0 (2)基底可以是粗糙的?0=0?? (不会超过?,为什么?) (3)忽略基底以上部分土本身的阻力,简化为上部均布荷载q= ?D D ?mD 2. 假设的滑裂面形状 被动区 过渡区 刚性核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