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_不特定对象_标准之改良_
政治与法律2015年第11期政治与法律 2014年第1期
2015年第11期·经济刑法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不特定对象”标准之改良
金善达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上海200025)
摘要:“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是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一个必备要件。司法解释将
“单位内部人员”和“亲友”作为判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特定对象”与“不特定对象”的标准存在明
显的理念误区、逻辑缺陷和技术障碍:试图以身份上的概念描述和判断市场经济行为的做法严重违
背了基本认识规律和立法技术科学性的要求;这种认定标准与立法目的不存在实质的关联;“亲友”
概念本身存在模糊性。这也是造成实务中“不特定对象”标准司法认定困难的根本原因。“不特定对
象”标准改良应当借鉴美国私募融资安全港制度,将“投资人有充分的时间了解并且已经了解关于
筹资的必要信息”、“投资人具有一定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这两种情形排除在“不特定
对象”认定的考虑范围外,并由筹资人对此承担证明责任。
关键词:不特定对象;亲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安全港制度;社会性
中图分类号:DF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51
DOI:10.15984/j.cnki.1005-9512.2015.11.005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非法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
为。根据2010 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
称:《解释》)第1 条第 1 款之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必须同时符合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和社
①
会性四个特征。 其中,社会性特征即向“社会公众即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认定,往往成为
司法实践中的难点。笔者拟在深入探讨“不特定对象”标准内在设置机理的基础上,为改良“不特定
对象”标准提供对策性建议。
一、被架空的“不特定对象”标准及其评价
为避免盲目地将所有民间借贷行为一律纳入刑事打击范围,保障正常的民间借贷秩序,《解释》
作者简介:金善达,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① 根据2010 年《解释》第1 条第1 款的规定,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必须满足以下特征要件:(一)未经有
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承诺在一
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四) 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有学者将其概括为非法
性、公开性、利诱性和社会性,参见刘为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人民司
法》2011 年第5 期。
38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不特定对象”标准之改良
将“单位内部人员”和“亲友”排除在“公众”范围之外。《解释》第 1 条第2 款规定:“未向社会公开宣
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可见,
《解释》在不特定对象和特定对象之间设立了严格的界分标准,即“亲友”和“单位内部人员”为特定对
象,“公众”为不特定对象。从字面上看,这项界分标准不仅概念明确,而且可操作性强。实务界只要结
合自身经验和对法律的理解,就可以作出一项合乎逻辑和正义的判断。然而,“单位内部人员”在实务
②
中尚且容易被认定,“亲友”、“公众”的概念却并没有立法者想象中的范围清晰。 当前主流刑法理论
多主张在明确“公众”、“亲友”等概念的基础上,进而讨论“不特定对象”的司法认定问题。
按照通常的理解,三人以上方为“众”。一种观点认为“‘公众’是指多数人或者不特定人(包括单
③ ④
位)”,或者“社会公众应为‘不特定多数人’或‘特定多数人’。”这种观点认为,仅从“对象的不特定”
角度无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