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危险化学品危害防范及处理办法.pdfVIP

常见危险化学品危害防范及处理办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危险化学品危害防范及处理办法

第27卷 第 1期 大 学 化 学 Vol_27No.1 2012年 2月 UNIVERSITY CHEMISTRY Feb.2012 常见危险化学品危害防范及处理办法 化学实验 张晓婷 张月霞 杨振华 王丽华 董川 (山西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 对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危害、防范措施及其处理办法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提供了危险化学品危害 防范及处理办法,以提高化学科研工作者及相关实验人员对化学品危害的防范意识,减少危害发生。 关键词 危险化学品 危害 防范 处理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但是不少化学品因其固有的易燃、易爆、有 毒、有害等特性存在着很多危险性因素,如果我们在接触、使用这些化学品前能对其危害性有所了解,并 对其防范处理办法有一定的认识,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常见的 危险化学品包括易燃、易爆、有毒害、有腐蚀性的化学品。对于危害性不同的化学品,其防范与处理方法 也不同。本文旨在提供化学品危害防范及处理方法的相关信息,并对其在 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潜在隐患 进行分析,使人们在接触和使用此类化学品时有所防范。 1 危险化学品定义及分类 1.1 定义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有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能对人体、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 的化学品。 1.2 分类 按照国家标准 J,危险化学品分为9类,具体如下: (1)爆炸品:包括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有进射危险,但没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 品;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或局部进射危险或这两种危险都有,但没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 品;不呈现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 物质。 (2)气体:包括易燃气体,非易燃无毒气体,毒性气体。 (3)易燃液体。 (4)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5)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6)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7)放射性物质。 (8)腐蚀性物质。 (9)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 通讯联系人,E—mail:de@$XU.edu.cn 第 1期 张晓婷 等:常见危险化学品危害防范及处理办法 57 2 常见危险化学品危害及其防范与处理方法 2.1 爆炸品 爆炸品是指爆炸性物质、物品及可以产生爆炸或烟火效果的物质或物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 (如受热、受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 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同时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 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如:叠氮钠、黑索金、2,4,6一三硝基甲苯 (TNT)[21,三硝基苯 酚。 在使用易爆化学品时,应取用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必要精确性或可靠性的最小用量,将实验微型化。 绝对禁止用明火直接加热,且不能用带磨口塞的仪器;利用烘箱干燥爆炸性物质时,禁止关闭烘箱门,也 可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干燥或用干燥剂干燥。在加热干燥时,应特别注意加热的均匀性,尽可能消除局部 自燃的可能性。对实验剩余的残渣物,要及时妥善销毁。一旦发生爆炸,使用以下灭火剂:雾状水、泡 沫、二氧化碳等。 叠氮钠发生泄漏时,应及时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 自给正压 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若发生燃爆,则用下列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泡沫等, 禁止采取砂土压盖的方法灭火。 2.2 气体 气体类危险化学品包括易燃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非易燃无毒气体(如氮气、氧气等)、 毒性气体(如一氧化氮、氯气等)。 这类化学品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会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 因此,在科研及教学中,对这类化学品的危害一定要防范。应尽可能在实验前弄清各种物质的物理、化 学性质,实验的温度、压力等条件。实验中要远离其他发热体、明火、火花等,并在通风环境下进行。将 气体充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