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寓言故事教育
寓言故事教育
篇一:寓言故事教育
很多的故事是有教育意义的,但是,却很少有人会认真的去体会其中的具体含义,尤其是古代寓言故事中的寓意更是深厚,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富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智慧要从小开始培养!
王戎巧识路边苦李
冷静观察再思考,才能看清事物本质
传说,在中国魏晋时期有个特别聪明的小孩叫王戎,关于他的故事流传下来的有很多,可是,最最出名且一直流传到今天的,是发生在王戎七岁时的一个故事。
七岁的时候,有一天,天气特别好,王戎跟小伙伴一起出去玩。走到一条大路上的时候,路边的一棵李子树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挂在树上的李子显然已经熟透了,成熟的李子犹如一个个紫红色的小灯笼,看起来十分诱人。
这时候,小伙伴们全都停下了脚步,为了多摘几个李子,大家各显身手,一个个如小猴子一样爬上了李子树,还有的找来了树枝在地上够,拼命地往自己的口袋里塞李子。
可是,只有王戎,他不动声色地站在路边,一动不动地看着这一切。有小伙伴说: 王戎,你瞎站着干嘛,怎么不去够李子呢?
是啊,为什么王戎没有去抢?他在想些什么呢?
原来啊!聪明的王戎早就看出,这是一棵长在大路边的李子树,通常情况下,长在路边的果树上是不会有多少果子的。因为每天路边都会有很多人经过,过路的人不管饿了还是渴了,都想摘个果子来充充饥解解渴,即便不饿也不渴,大家还想尝尝鲜,更何况成熟的李子酸甜可口,谁都喜欢吃,这样一来,大家你摘一个我尝一个,没几天时间,果子肯定就被路人摘光了。所以,一路走来,路边的很多果树都是光秃秃没有果实的。可是,为什么偏偏这棵树上的李子却依然结的那么稠密?从外面的颜色来看,李子显然已经成熟好久了,可是从数量看来,似乎就没有减少几个,那么肯定是因为它不甜,否则,他怎么能够一直留到现在呢?
想到这些,王戎就没有再动了,他要等着小朋友摘了李子下来,然后验证自己的推断。
这时候,正好路边有人经过,这个人曾经吃过这棵树上的李子,他知道李子是苦涩不能吃的。看到那么多小孩儿都在树上争抢李子,而只有王戎一个人站在树下不动,路人觉得非常奇怪,莫非这个小孩儿也吃过?这么一想,路人就走过去问王戎:
小朋友,你吃过这棵树上的李子吗?
没有! 王戎摇摇头。
没吃过却不去摘,路人觉得更加奇怪了,他接着问: 树上的李子结的那么红那么好看,别的小朋友都在拼命的抢,那你为什么不上树去摘李子啊?
王戎笑着说: 这棵树长在大路边,可是上面的李子却那么稠密,那就证明这棵树上的李子肯定不甜,要不然他早就被别人给抢光了,绝不会留到现在!
路人一听,不禁连连夸赞王戎的聪明。小伙伴们听完也都觉得非常惊奇,拿起李子赶紧咬一口,果然,真的是又苦又涩,根本就不能吃!这时候,大家才不得不佩服王戎的聪明和冷静。
从此以后,这件事情就在王戎的家乡琅琊传开了,与此同时, 道旁苦李 这个成语也一直流传了下来,后来多用来比喻无人问津的东西。
我们平日观察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要学会认真分析、反复思考,能够根据事物的表面现象推断出其内在的联系,然后再做出正确的判断,确定自己的行动。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事物的表面所蒙蔽,从而节省做事的时间和效率。篇二:寓言故事教育
是故事与道理的结合,但这种结合不是显性分开的,是融合为一体的,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有关教育的寓言故事。
有关教育的寓言故事1:苏章不徇私情 汉顺帝的时候,出了一位有名的清官,名叫苏章。他为官清正、公私分明,从来不因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冤枉好人、放过坏人,深受百姓的爱戴。
有一年,苏章被委任为冀州刺史。上任伊始,苏章便认认真真地处理政事,办了几件颇为棘手的案子。可是有一天,令苏章头疼不已的事情终于来了。
苏章发现有几个账本记得含混不清,不由得起了疑心,就派人去调查。调查的人很快呈上了报告,说是清河太守贪污受贿,数额巨大。苏章大怒,决心马上将这个胆大妄为的清河太守逮捕法办,可是当他的目光停留在报告上清河太守的名字上时,不由得呆住了。原来这个清河太守就是他以前的同窗,也是他那时最要好的朋友,两人总是一桌吃、一床睡,形影不离,无话不谈,简直情胜手足。真是没有想到这个朋友的品行竟会堕落到这种地步,苏章感到非常痛心,同时,想到自己正在处理这件案子,对老朋友怎能下得了手呢?苏章十分为难。
再说那位清河太守知道自己东窗事发,惊恐万状。他听说冀州刺史是自己的老朋友苏章,心存几分侥幸,希望苏章能念及旧情,。但是对于苏章清廉的名声他也有所耳闻,不知道苏章究竟会怎样对待自己。正在他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苏章派来了手下人请他去赴宴。
苏章一见老友,忙迎上去拉着他的手,领他到酒席上坐下。两个人相对饮酒说话,痛痛快快地叙着旧情,苏章绝口不提案子的事,还不停地给老友夹菜,气氛很是融洽。这时候,清河太守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不禁得意地说道: 苏兄呀,我这个人真是命好,别人顶多有一个老天爷的照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