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华中地区气候变化敏感性研究
中国华中地区气候变化敏感性研究 本研究的意义 华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麻油基地,未来的气候变化会对该地区生产量产生很大的变化,因此研究该地区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意义重大,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介绍内容: 区域范围; 资源特点(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社会经济情况); 气候变化对该区域的影响; 气候变化敏感性研究现状分析; 气候变化敏感性研究路线 。 2. 资源特点——(1)气候资源 作为亚热带气候的重要特点就是温度和水分条件优越,本区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达4500-6500 ℃,无霜期210 -320天。冬温较低,但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都在0 ℃以上,极端最低气温一般都在-10 ℃以上,除海拔600 -800米以上的山地以外,农作物年可二熟至三熟。海拔500-600米以下的中亚热带和相当一部分北亚热带(长江中下游平原)可种双季水稻三熟制。虽因特殊地理条件制约太阳辐射总量相对较低,但由于暖期较长( 210 -320),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比较充足,作物光温生产潜力仅次于华南而居全国第二位,使本区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粮、棉、油和种类繁多的亚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但由于本区降水年际变率较大,常导致旱涝灾害发生, 2. 资源特点——(2)水资源 在水资源区划中,华中地区囊括了长江流域片(青藏高原长江源流流域除外)和浙、闽诸河流域的绝大部分,全区水资源量约1200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27207亿立方米)的44%,居全国之冠。丰富的径流量使长江成为集航运、灌溉、发电、水产养殖于一身的全国第一大河和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俱佳的“黄金水道”。是全国淡水湖泊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全国有十大淡水水产养殖基地,而华中据有其五,它们是 洞庭湖、鄱阳湖、洪湖、太湖、洪泽湖。在全国已估算的可供开发的3.78亿千瓦水力资源中,仅长江就占53.4%,如加上澜沧江、怒江、红水河以及浙闽诸河的水能数量,总计可达2亿千瓦以上,超过全总量的60%,亦居 2. 资源特点——(3)生物资源 2. 资源特点——(3)生物资源 在优越的水、热资源的基础上,赋予华中地区的生物资源也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多采的。森林资源方面,西部地区的川西南、滇西北是我国西南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云南松林、常绿栎林和高山针叶林所组成的林区。贵州高原的森林资源也有一定规模,是由常绿栎类和松、杉类树种所组成的林区。东部地区,虽然经长期破坏,现存森林资源量不多,但林地面积广,水热条件好,林种基因丰富,只要采取有效措施,仍是我国亚热带常绿栎类和松、杉等速生林材和亚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森林资源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亚热带经济林包括许多特有的树种,竹类和果品植物等。比较突出的有作为油料植物油茶、油桐、乌桕、生漆、药用植物如肉桂、杜仲、厚朴。亚热带是世界最重要的竹类产区,华中地区是我国也是世界竹类最集中的地区,仅湘、闽、浙、赣、桂等五省区就上全国竹林面积的73%。用途极广的楠竹(毛竹)林地占全国的93%。茶也以亚热带最为集中,华中地区茶的品种繁多。除亚热带经济植物外,北方暖温带的果木如柿、板栗、梨、桃、杏等也能栽培。本区野生动物种类很多,但由于生态环境特别是森林遭到严惩破坏,数量减少了许多,只有西部的滇、川、黔以及陕南的秦巴山地,仍然是物种丰富、稀珍古老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保存最多的地区。长江中下游,因河网密布,水量丰富,洄游条件好,则是一些珍贵的水兽和鱼类保存最好的 地区,如白鳍豚、扬子鳄、中华鲟等。 2. 资源特点——(4)矿产资源 华中地区北部属秦岭-昆仑构造地带,南部为南岭构造带,西部接古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东部则属环太平洋构造带的组成部分。这样的地质基础就决定着本区矿藏资源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些矿种在全国占有突出的地位。A.有色金属:有色金属矿藏在区内广泛分布,但南北有别,南部以钨、锡、汞、铜、铅、锌为多,北部则钼、金、银占有较大优势。在东西分布上,东部以钨、铋、锑、铜占有较大优势,西部则汞、铅、锌占较大优势,其中贵州的汞占全国探明储量的71%,广西、云南的锡分别占全国第一、第二位,滇西的铅锌居全国第一位。B.铁、锰、钒:川西攀西地区是全国最大的钒、钛型 铁矿区,铁的保有储量占全国的14%,仅次于鞍(山)本(溪)地区,居全国第二位。与其共生伴生的钒、钛矿不仅全国第一,而且世界第一;广西和贵州的锰,分别占全国第一、第二位。C.煤、铝、磷、盐。黔西的煤保有储量仅次于山西、内蒙古,居全国第三位,南方的第一位;黔、桂二省区铝的探明储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仅次于山西、河南,分别居全国第三位和第四位;全国85%以上的磷灰石均集中于华中地区,鄂、湘二省占全国37.56%,而黔、滇、川三省占48%。盐矿以及天然气均以四川最占优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