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史良第夏商周.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科学技术史良第夏商周

第三章 科技知识的积累 第一节 夏文化与科学的发展 第二节 商代科技与文化的发展 第三节 西周科技与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 夏文化与科学的发展 研究夏文化的主要证据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地区发现的文化遗址,它位于龙山文化和华夏文化之间。这个区域的中心在河南西部,此外,在豫东、陕东、晋南地区和湖北境内也有发现。 从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来看,由堂、庑、门、庭等单位建筑构成的建筑群是廊庑式建筑群,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可以看作是夏代宫廷样式,从而开创了中国宫殿建筑的先河。它不仅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可能逐渐形成了国家早期的建设。 夏代发展中,鲧和禹的地位极其重要。他们的主要业绩是治理水患。 鲧的方法是使用堙和障,禹则注意疏导。 鲧失败后被流放到羽山(山东半岛黄海岸),禹成功了,但是也很辛苦,据说他治理水患,在13年间,三过家门而不入。 由于陶器的出现导致从农业中分化出手工业,青铜器则加强了这种趋势,特别是农业的发展更加强了这种趋势。 从二里头文化中可以看出,农业在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农业生产工具主要是铲、斧、刀和镰等,以石器为最多,骨蚌器次之,也有木器。青铜制农具尚无发现,可见其水平之低。 从农具的样式看,扁平石铲、凹刃石镰和穿孔石刀与龙山文化的出土农具样式区别不大,但二里头出土的农具很多。 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铜的工具和武器是很少的,铜器还不能代替石器、骨器和蚌器。 二里头出现了青铜冥器,如礼器,从技术上说,铸造空体的容器比铸造工具和武器之类的实体器难得多。后者只需单扇范,而空体铸造则必须用合范法,即除了外范,还要用内范(或称“填范”或“泥心”)。 夏文化研究中,孔子的研究有很大的价值,他曾到杞国(今河南杞县)进行实地考察。杞国居民是夏代宗室的后裔,较多地保留了夏代文化和习俗。孔子在此发现夏代的重要文献——《夏小正》。 《夏小正》篇幅并不大,但内容却很丰富。其中记载了每月的物候、天象和生产的安排。 《夏小正》中提到有物候作用的植物有17种,其中木本植物是柳、梅、杏、杝桃(野生桃)、桐和栗6种,草本植物有韭、缟(莎草?)、堇、芸(油菜?)、白茅、王萯(香附草)、幽(狗尾草)、@苇、苹(浮萍)、荓(扫帚草)和鞠(野菊)等11种。其中的栗以外皮开裂,果实零落,韭和浮萍以始生绿叶为物候标志外,余者均以花开期为标志。 《夏小正》中,古人还利用某些动物起物候作用,约可分为鸟、兽、虫、鱼等类。鱼类未提及具体名称,鸟类是雁、鹰、燕、仓庚(黄鹂)、鴽、鳺(伯劳)、鸡、雀、乌鸦、雉和鸢等(11种),前7种为候鸟,而鸠、伯劳、黄鹂、雉和鸢5种鸟以鸣叫为物候标志。兽类是鹿、麋、獭、貍、豺、田鼠、熊、罴、貊、貉、鼶、豸由(12种),鹿以交配期和麋以其陨角之时,田鼠以其出穴时间为物候标志;后6种均以入穴冬眠时作标志。虫蛤类有蛤、蜃、浮游(金龟子),蜮(蛙类)、@(蝼蛄)、蚻(蝉之形小者)、良蜩(彩蝉)、唐蜩(大而黑的马蝉)、寒蝉(形之色青者)9种,其中金龟子以其交尾期,蛤和蜃以其出现期为物候标志,其余6种都以其鸣叫期为标志。 《夏小正》中记载的恒星和星座有:鞠、参、南门、昴、大火、织女、北斗和银河等。书中指出在每月初的黄昏或黎明时,这些星星所处的位置、方向、出没、见伏或中天的情况,以及北斗星座勺柄指向。例如:“四月,昴则见,初昏南门正”(中天);七月“汉案户”(银河正对着南边的门户)、“初昏织女正东乡(向)”、“斗柄县(悬)在下则旦”,等等。夏人还注意到,五月“时有养日”,十月“时有养夜”,这是说,五月份的某天是全年昼最长的,十月份的某夜是全年最长的,这实际上是冬至日和夏至日。 《诗经》中著名的物候农事诗《豳风·七月》,它与《夏小正》中的物候记录几乎完全一样。 《夏小正》记载的生产活动主要涉及农副业、蚕桑、染织、畜牧、渔猎及人事等,按季节做了很好的安排。 “农纬厥耒”(修理农具)、“农率均田”(整理田亩)、“种黍”、“树麦”(种植黍麦)、“耰黍”(中耕除草)、“灌荼”(用水灌泡田中的杂草)、“祈麦实”(麦收前祈求丰收的祭祀活动),等等。这是关于农耕生产环节的记述。 “煮梅”、“煮桃”、“剥瓜”、“剥枣”、“采识”(制泡菜一类食品)、抵蚔(制蚁卵酱)、“剥鱓”(剥皮制鼓,“鱓”是扬子鳄)、“采芸”和“蓄蘭(兰)”等。这是采集和加工瓜果的生产活动的记载。 “采蘩”(采集用以覆盖蚕子取暖,使蚕萌生的蒿叶)、“摄桑委扬”(整理桑树,去掉徒长的枝条)、“妾子始养、执养宫事”(由奴隶从事伺蚕、治丝和织造活动);“启灌蓝蓼”(分栽聚生染蓝色的蓝草)、“玄校”(染黑色和黄色的织物)、“叔麻”(收取雄麻,以备纺织)、“乃衣”(制衣)等。这些是记述蚕桑和纺织的活动安排。 “初俊羔,助厥母粥”(精心喂养羔羊),这是关于畜牧生产应该适时采用的措施。 “獭祭鱼”和“祭鲔”(wěi,指鲟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