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神经系统研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突触传递过程(电-化学-电) 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 三、中枢神经元及其联系、整合方式 (二)突触传递的特征 单向传递 突触延搁; 总和 兴奋节律性改变 后放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三)突触的抑制 1.突触后抑制: 概念:是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发生抑制。 发生部位:突触后膜,产生IPSP; 结构基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2.突触前抑制: 概念:突触前膜递质释放减少,使突触后膜EPSP减小的抑制方式。 发生部位:突触前膜,突触后膜EPSP↓; 结构基础:轴—轴突触; 生理意义: (1)调节传入神经的活动(选择性的信息传递)。 (2)控制传入信息,保证特异性传导。 一、脊髓和脑干的感觉传导功能 1.特异感觉接替核 主要核团: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腹后核 功能:接受脑干和脊髓上行的特异感觉纤维(嗅觉除外) 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组成:丘脑非特异投射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 特点: ① 各种感觉的共同途径(脑干网状结构); ② 反复换元; ③ 向大脑皮层广泛区域弥散性投射。 意义: 维持或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四、痛觉 疼痛(pain)概念:伤害刺激引起的不愉快的感觉体验,常伴有情绪变化、植物神经活动和防御反应,又称伤害感受(nociception) 分类: 躯体痛(体表痛和深部痛) 内脏痛 (一)体表痛(皮肤痛)的二重性: 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皮肤时,可先后出现两种性质不同的痛觉,即快痛和慢痛。 快痛:是一种尖锐而定位清楚的“刺痛”,产生快,消失快,定位精确,感觉鲜明,主由Aδ纤维传导。 慢痛:是一种定位不明确的“烧灼痛”。产生和消失慢,定位不明确,感觉不鲜明,常伴有情绪和心血管、呼吸等内脏功能变化,主要由C类纤维传导。 (二)躯体深部痛: 部位:发生在躯体深部,如骨、关节、骨膜、韧带和肌肉深部等处的痛觉。 特点:与体表痛相比,伤害性刺激引起深部痛的特点是定位不明确,可伴有恶心、出汗和血压的改变。 2.体腔壁痛(parietal pain) 定义:内脏疾患引起邻近体腔壁浆膜受刺激或骨骼肌痉挛而产生的疼痛。 疼痛特点:刺痛,定位清楚。Aδ传入 * 阑尾炎并发腹膜炎 3.牵涉痛(referred pain) 定义:内脏疾患往往引起体表一定部位产生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 意义:疾病诊断 机制: 会聚和易化学说 常见内脏疾病牵涉痛的部位和压痛区 一、运动单位和最后公路 (一)运动单位 概念:由一个脊髓α运动神经元或脑干运动神经元及其分支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组成的功能单位。 意义:大运动单位可以产生较大的肌张力;小运动单位有利于肌肉进行精细活动。 腱反射(位相性牵张反射):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3)牵张反射的反射弧 感受器:肌梭 传入纤维:Ia、II类纤维 中枢:脊髓前角 传出纤维: α运动神经元的Aα传出纤维 效应器:梭外肌 特点:感受器和效应器都在同一块肌肉中 3. 皮层小脑(半球外侧部 ) 功能:参与运动的设计动程序的编制 损伤:运动起始延缓和快速熟练动作缺失 能与Ach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称为胆碱能受体。 根据药学特性可分为: 毒蕈碱受体(muscarinic receptor ,M受体) 烟碱受体(nicotinic receptor,N受体) 分布: 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除少数肽类纤维)支配的效应器 少数交感节后纤维支配效应器(汗腺和骨骼肌血管平滑肌) 效应(M样作用): 心肌活动的抑制 内脏平滑肌收缩 消化腺和汗腺分泌增加 骨骼肌血管平滑肌舒张 激动剂和拮抗剂: 阿托品、山莨菪碱为拮抗剂 毒蕈碱、毛果芸香碱为激动剂 临床应用:有机磷中毒的M样症状,阿托品缓解中毒 分布: N1受体分布周围神经系统的自主神经节突触后膜上 N2受体分布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终板膜上 效应(N样作用): Ach+N1能兴奋自主神经节后神经元 Ach+N2产生终板电位,引起骨骼肌收缩 激动剂和拮抗剂: 激动剂烟碱 筒箭毒可阻断N1、N2受体 六烃季胺可阻断N1受体 十烃季胺可阻断N2受体为 临床应用:有机磷中毒的N样症状。 (二)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或 norepinephrine,NE) 肾上腺素(adrenaline,Adr或epinephrine,E) 2.肾上腺素能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