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答辩2015.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答辩2015

我国的土地面积广积也大,海岸线长,沿岸地形复杂,藻类植物种类繁多,产量丰富。藻类植物和人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已被利用的海藻全世界约100余种,淡水藻约40余种,还不到已知藻类植物总数的千分之六。中国已知有经济价值的海藻约100种,淡水藻约10多种,开发应用的潜力巨大。藻类种类众多。随着对小球藻认识的日益深入,利用的范围也不断扩大,从现在初步的研究成果来看,可以预料,藻类在解决人类目前普遍存在的粮食缺乏,疾病治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内容: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吉林地区的淡水藻类抑菌活性进行研究: ⑴淡水藻中抑菌研究所需菌种的筛选。 ⑵淡水藻抑菌工艺参数研究。 ⑶提取工艺的抑菌研究。 试验设计原理: 小球藻和微藻中含有多酚物质、生物碱等多种具有抑菌活性的化合物。而此类化合物能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 用索氏抽提器将多酚化合物萃取出来,然后通过抽滤装置(减压装置+抽滤瓶+布式漏斗)得到干燥的多酚化合物,再用去离子水制成不同浓度的多酚溶液,浸泡滤纸,以纸片法做抑菌研究。 藻种培养: 经离心机离心弃上清液: 活性物质的抽提: 抽滤: 抽滤得到生物碱、多酚等活性物质: 上样液的制备: 菌种培养: 药敏纸片的制备: 抑菌试验结果: 抑菌圈大小: 实验总结: 在本实验中,有关小球藻,微藻活性物质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敏感。微藻提取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具有抑制作用,但小球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抑制作用没有明显差异。由此可见,抗菌活性受到藻种类别、生活环境、生长阶段和提取方法等多种因素影响。 吉林地区不同淡水藻类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院 系:化学工程学院 专 业:生物工程 指导老师:高洪平 答 辩 人:马嘉良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在自然界中有成千上万的不同种类的藻类,历经自然选择,小球藻与外界影响存在着化学防卫和化学抵抗机制。通过本课题实验,从这些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初生及次生代谢物中有可能筛选出一些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 实验设计及方法 藻泥 索氏抽提取得到生物碱、多酚化合物 制备化合物样液 纸片法抑菌试验 藻种培养 破碎处理 浸泡滤纸 活化菌种 蒸馏抽滤得到干燥多酚化合物 数据结果 菌种培养 将藻液直接加入培养液中进行搅拌,水温较低(10℃以内)时,藻种约占培养液总量的30~40%左右,水温适(25~30℃左右)。按种后瓶口用灭菌纸包扎,放在适宜光、温条件下培养,每天轻轻摇动二次。8 d为一个培养周期,大约二周后进行一次移植。 破碎处理: 经过研磨破碎得到藻细胞悬浮液,经4000 r/min离心20 min,弃去上清液,所得藻泥加蒸馏水离心洗涤3次。藻泥冷冻处理后,封口于干燥器中保存备用。 分别称取小球藻藻粉1.0 g,10 mL石油醚连续萃取各藻粉三次,最后合并同一藻粉萃取液,旋转蒸发至干,分别加二甲亚砜(DMSO)溶解,配成浓度为40 mg/mL的不同药液。再选用75%乙醇连续萃取各藻粉三次,步骤同上,得到醇提物。 将溶于有机溶剂中的多酚物质进行抽滤,直到没有乙醇气味,并自然晾干,活性物质干粉。 制得的乙醇提取物经抽提干燥后得到干燥的生物碱,多酚等活性物质,再用去离子水溶解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活性物质溶液。 纸片浸润、干燥、保存 用无菌操作法将带测的抗菌药物溶液1mL,并置于冰箱内浸泡1—2小时,必要时可不时翻动,使滤纸片将药液均匀吸收。 抑菌试验: 将干燥的浸有一定浓度抗菌药物的滤纸片放在已接种一定量某种细菌的琼脂平板上,经培养后,可在纸片周围出现无细菌生长区,称抑菌圈。测量抑菌圈的大小,测量各种药敏纸片抑菌圈直径的大小(以毫米表示),即可判定该细菌对某种药物的敏感程度。 用尺子准确测量抑菌环直径(mm)抑菌圈边缘以肉眼见不到细菌明显生长为限。并按抑菌圈直径判断细菌的敏感性。 试验号 枯草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1 9.5 10.3 10.5 2 9.0 11.2 10.5 3 10.1 12.4 8.6 4 9.6 11.1 10.8 5 11.2 11.2 11.3 6 10.7 10.4 12.1 7 10.1 10.7 10.7 8 11.5 11.3 11.2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