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要有一点波澜》摘要.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例文1《醉人的春夜》写陈静自行车出了毛病,恰遇一个小伙子路过,不但不相助,还似乎有点幸灾乐祸。小伙子告诉她修车地点,陈静以为他是个流氓,在玩手段诱她上当。修好车子,小伙子要5元钱,陈静以为是“敲诈”。其实小伙子没有反常动作,也不要修车费,这一连串的误会,就把简单的情节叙述得摇曳生姿,使文章顿生波澜。 * 例文2请续写 新学期伊始,我们高年级学生去车站迎接新同学。我见一小女生站在一个大箱子旁不知所措,便主动上前帮她提起箱子。不料箱子似乎重逾千斤,我又不好意思放下箱子,只好勉力支撑。 才走了几步,那女生便对我说:“……” * 例文: 新学期伊始,我们高年级学生去车站迎接新同学。我见一小女生站在一个大箱子旁不知所措,便主动上前帮她提起箱子。不料箱子似乎重逾千斤,我又不好意思放下箱子,只好勉力支撑。 才走了几步,那女生便对我说:“背不动就滚吧!” 我一听此言,登时怒从心头起,放下箱子,怒视着她。那女生愣了几秒钟,才满脸通红地指着箱子的底部对我说:“我指的是轮子。” * 4、写出事件的波澜 * 作文写作指导 * 导入:A无论侧重写人的记叙文,还是侧重写事的记叙文,都少不了写事件。对于事件的叙述如果一泻无余,那就好像在一马平川上看风景,从头看到底,读来没有情趣;叙事曲折回旋,波澜起伏,才会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要写好情节曲折的记叙文,除了具备对客观事件的正确认识和严密清晰的表达思路以外,关键还在于写作技巧的运用,在于如何组织材料。 *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景致可谓幽深奇巧了,可是人们一进大门,看到里面的却是“一带翠嶂挡在面前”,看不到里面的景色。贾政解释得好:“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尽入目中,更有何趣?”宝玉的题词也妙:“曲径通幽。”这给我们启示:文章的结构布局同园林的布局一样大有讲究,即不可太直太露。 *   B一位老太太做寿,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争着来看。唐伯虎挥笔写下:   这个婆娘不是人   举座皆惊   九天仙女下凡尘   喝 彩   儿孙个个都是贼   惊 怒   偷得寿桃献至亲   拍手叫好 短短四句,跌宕生姿,起起伏伏,吊足胃口 * (1)什么是写出事件的波澜? 写出事件的波澜就是写出事件的曲折变化。 * (2)为什么要写出事件的波澜?  A、客观事物本身就是起伏变化的,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客观性) B、“文若看山不喜平”,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阅读心理) * C、展示前人对叙事兴波澜生变化的重要性的精彩论述 “山无起伏,便是顽山;水无潆洄,便是死水。”(脂砚斋语)中国的园林,往往是叠嶂迥廊,曲水萦绕,在一曲一折之中不断展现“山重水复”,又不断展现“柳暗花明”读(写)文章也是如此。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有张有弛、有动有静、跌宕起伏,波澜曲折才会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 D、名著名篇在叙事中很注重写出波澜。 《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中皆不乏其例。 如《水浒传》中的林冲、杨志、鲁智深等人物的命运发展起起落落,作者的巧妙设置令人叹服。当然外国文学作品也具有这个特点,《项链》构思独具匠心,主人公玛蒂尔德的人生际遇几番变化,围绕项链情节的戏剧性的推进紧紧牵系着读者。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俄国短篇小说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他们的异曲同工之妙皆在于情节的波澜起伏,形成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 同学们要把自已的作文写得波澜起伏,曲折有致,不可不重视兴波之法,也不可不汲取优秀文学作品的成功经验和营养。当然,我们对于文章的曲折生动性的追求,也要以如何有助于达到作品内容的准确性和深刻性为依据,切不可单纯为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故作惊人之笔。 * (3) 怎么样才能写出事物的波澜? 事件本身的波澜,不能生硬为之。A要善于利用事件的曲折性、复杂性,并B运用一些兴波澜的方法,巧妙地显示出事件的波澜。 * A\ 善于选择本身就曲折复杂的事件来写。(前提) * B\ 如何更好地把握,这就需要了解并掌握一些兴波澜、生变化的技法。 兴波澜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怎样写出事件的波澜? 悬念法、抑扬法(褒贬法)、 巧合法、 误会法、张弛法、 交织法、 对比法、 突转法、 剥笋法、 照应法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