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根类25黄芩丹参地黄巴戟天桔梗党参
黄芩 Radix Scutellariae [来源] 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120cm。 [产地] 主产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等地, 以山西产量最多,河北承德质量好。 [采制] 春、秋季挖根,除去地上部分及泥土,晒至半干后撞去栓皮,再晒干。以春季采挖较好。 蒸1h或煮10min后切片。 [性状特征] 根呈圆锥形,扭曲,根头粗大,有茎痕或残存茎基。表面棕黄色 质硬脆,折断面刺片状, 皮部黄色,木部黄棕色, 中心红棕色, 老根中心暗棕色或棕黑色, 呈腐朽状或中空,习称“枯芩”。 新根称“子芩”或“条芩”,味苦。 [化学成分] 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 主要为黄芩苷3.6~6.2%, 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等。 *黄芩在贮藏过程中易变绿,其机理: 黄芩苷 黄芩素 绿色 黄芩变绿不能用 [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2、镇静与降压作用3、利胆与解痉作用。 [功效] 性寒,味苦。 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芩中黄酮类成分含量 与根的新老及不同炮制法有一定的关系, 子芩15.61%,枯芩10.03%,刚采收晒干9.2%,商品黄芩 6.2%粘毛黄芩不同炮制品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含量依次为:生黄芩片>蒸黄芩(清水蒸30min)>焯黄芩(沸水烫3-5min)>煮黄芩(沸水煮10-15min)>冷浸黄芩(冷水浸12h)>炒黄芩>黄芩炭。 丹参 Radix?Salviae Miltiorrhizae [来源] 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淡黄色柔毛及腺毛。 [产地] 主产河南、山东、四川、江苏、安徽。 野生品优于栽培品; 以河南、山东产质优[采制] 春、秋季采挖,以秋季采挖质量较好。 栽培品于种植第二、三年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将根摊开曝晒,晒至五、六成干时,集中堆放2~3天,经发热出汗、内变紫黑色后再摊晒干透为止。 [性状特征] 根茎部粗短,有茎基残余,着生多数细长的根。根略呈细长圆柱形,稍弯曲, 有时分枝,并具须状细根。 表面棕红色或砖红色,粗糙, 具不规则的纵皱,外皮有时呈鳞片状剥落。 质坚硬,易折断,折断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皮部色较深,紫黑色或砖红色,木部导管束灰黄色或黄白色,放射状排列。气微弱,味微苦。 以条粗壮、色紫红者为佳。 [化学成分] 1、结晶性菲醌类化合物:主为丹参酮Ⅰ、ⅡA、ⅡB、隐丹参酮等。 其中隐丹参酮是抗菌的主要有效成分。 [功效] 味苦,性寒。 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养血安神功能。 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癥瘕、产后瘀阻、胸腹或肢体瘀血疼痛、痈肿疮毒、心烦失眠. 用量5~20g,反藜芦。 [附注] 同属多种植物在各地区有作丹参入药,均含有丹参酮类成分,并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玄参 Radix Scrophulariae [来源] 玄参科植物玄参的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高大草本,高达1m以上。 [产地] 主产浙江省。 〔采收加工〕采收处理后,晒半干,堆放发汗至内部变黑色,再晒干或烘干。 [性状特征] 呈圆锥形,中间略粗,或上粗下细, 有的微弯曲似羊角。 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有不规则的纵沟、横向皮孔及稀疏的横裂纹和须根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略 平坦,乌黑色,微有光泽。 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 以水浸泡,水呈墨黑色。 [化学成分] 含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哈帕苷等,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是使玄参变黑的成分。 另含微量挥发油、植物甾醇、油酸、亚麻酸、糖类,左旋天冬酰胺及 生物碱。 [药理作用] ①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并有一定的强心作用;②对大脑中枢有抑制作用而产生镇静、抗惊厥效果;③降糖作用;④抗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作用。 [功效] 性微寒,味甘、苦、咸。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用于热病伤阴、舌绎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反藜芦。 地黄 Radix Rehmanniae [来源] 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 [植物形态] [产地]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浙江等省有野生地黄,作鲜生地入药。 以河南产量最多,质量佳。 [采收加工] 鲜用者习称“鲜地黄”; *将根于55~65℃缓缓烘焙到约八成干且内部颜色变黑时,捏成团块状,为“生地黄”;取生地黄蒸至内外全成黑色为“熟地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