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酶体与细胞凋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溶酶体与细胞凋亡

溶酶体与细胞凋亡 第23卷 第11期2011年11月生命科学 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 Vol. 23, No. 11 Nov., 2011 文章编号:1004-0374(2011)11-1063-06 溶 酶体与细胞凋亡 赵 凯,卫涛涛*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 摘 要:在特定条件下,包括活性氧、鞘氨醇、细胞凋亡效应因子Bax等在内的多种刺激因子均可诱发溶酶体膜通透,之后溶酶体内含的蛋白酶(如组织蛋白酶等)及其他水解酶从溶酶体释放至胞浆中,通过剪切效应分子、激活包括凋亡酶在内的其他水解酶而启动细胞凋亡程序的执行。简要概括了引发溶酶体膜通透的可能机制及溶酶体参与细胞凋亡的主要途径。关键词:溶酶体;溶酶体膜通透;细胞凋亡;溶酶体蛋白酶 Q244; Q55 文献标志码:中图分类号:A Lysosomes and apoptosis ZHAO Kai, WEI Tao-Tao* (National Laboratory of Biomacromolecules, Institute of Bi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In certain conditions, lysosomal membrane permeabilization could be induced by a broad array of stimuli includ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sphingosine, and some endogenous cell death effector proteins such as Bax. As a consequence of LMP, lysosomal proteases (such as cathepsins) and other hydrolases were released from the lysosomal lumen to the cytosol, where they lead to apoptosis by the activation apoptotic cascades. This review describes the possibl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occurrence of lysosomal membrane permeabilization and the consequent lysosome-mediated apoptosis. Key words: lysosome; lysosomal membrane permeabilization; apoptosis; lysosomal proteases 1 溶酶体不仅仅是细胞内的“自杀包(suicide bags)” 溶酶体最初由de Duve于1955年发现[1],其最初定义为胞质内由单层膜包围的含有酸性水解酶的小泡。溶酶体广泛分布于除红细胞以外所有哺乳动物细胞中,但是在不同细胞中溶酶体的大小、形态、数量都有很大的差异,即使在同一种细胞中溶酶体的大小形态也不尽相同,直径可以从几百纳米到几微米。溶酶体中含有脂酶、蛋白酶、核酸酶、糖苷酶等多种可以非特异性降解胞内大分子的水解酶,它们通常在低pH时显示出最大活性。溶酶体膜上的V型ATP酶通过将胞浆内的质子不断泵入 [2] 溶酶体内来维持其内部的酸性环境(pH≤5)。 溶酶体在胞内、胞外的物质循环中起到重要的 作用,与溶酶体融合的吞噬小泡所含的物质经由这些水解酶作用后可降解成小分子,从而维护机体的正常生理代谢。另外,溶酶体还在很多的生理过程中起作用,如MHC II分子的抗原呈递过程、骨的再吸收等。此外,溶酶体还可诱导细胞死亡。1983年,Miller等[4] 就发现经亲溶酶体的去污剂处1997年,Brunk理的大鼠肾细胞发生了细胞死亡; 等[5]发现由光动力治疗导致的溶酶体膜破坏会引发人纤维原细胞凋亡。因此,溶酶体被称为细胞内的“自杀包”,一旦溶酶体膜的完整性受损,溶酶体内 [3] 收稿日期:2011-08-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信作者:E-mail: weitt@ 1064 生命科学第23卷 的酶就可以通过水解生物大分子而导致细胞死亡及崩解,但溶酶体破裂一直被认为是在细胞坏死和组织自溶的晚期发生的“全”或“无”的现象。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溶酶体在保持正常的超结构的同时

文档评论(0)

1045141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