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女性的古希腊原型.doc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女性的古希腊原型.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女性的古希腊原型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女性的古希腊原型 2010年3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Mar.,2010Vol.39,No.2 第39卷第2期         JournalofShangha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sEdition)中图分类号:I56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8634(201007)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女性的古希腊原型 张 薇 (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200444)   摘 要: 文学自神话而来,,象既来源于现实,又脱胎于古希腊神话,,本的东西,又演绎了时代发展后的新构建。文章选取5位典。  关键词: ;;古希腊神话;原型;显隐  ,它左右着,影响着作品主题与人物的走向。用什么样的原型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作品追求什么样的艺术目标。众所周知,乔伊斯套用《奥德赛》的结构和人物原型,意在用古代西方人的崇高和坚贞来对照现代西方人的猥琐平庸和荒淫;福克纳借用《圣经》中基督的几个节日,意在用基督的神圣来衬托现代人的卑微、低下、庸俗。莎士比亚的作品除了用《圣经》原型之外,较多地运用了古希腊神话原型,无论是主题原型、人物原型都是对古希腊精神的推陈出新。 莎士比亚为什么对古希腊神话情有独钟,把它作为创作的源泉和高级模仿的蓝本?首先,莎翁的时代正值文艺复兴,随着“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稿,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古 [1](P389) 代”,西方人重新发现了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化,他们狂喜、赞赏、崇拜,在这股“希腊热”的浪潮中,无论是哲学还是文学艺术,都热衷于传承古希腊的思想和情感,莎士比亚是浪尖的弄潮儿,他的作品深深打上古希腊神话的烙印。其次,希腊神话故事反映了人类的共通性,其人性和社会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有惊人的相似性,隐约地依托古希腊神话再创新的艺术世界,这不失为一个高明策略(关于这一问题,我在《〈暴风雨〉中的古希腊神话原型》一文中也有所论述,见《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6期)。但莎翁戏剧的这一特征不被人们关注,只有国内外少量的学者发表了一些看法;而前代评论家对莎士比亚的喜剧人物原型比较关注,特别是加拿大学者弗莱,笔者却认为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同样可以寻觅到潜隐着的神话形象,一些女性是古老神话中的某一位姐妹的现代版,也可能是几个人物的综合体,活生生地展现在舞台上,引发后世观众的唏嘘感叹。 本文探讨莎翁四大悲剧中有典型特征的女性的古希腊神话原型。需要说明的是:莎士比亚笔下的这些人物形象都意蕴丰富,潜在的艺术来源不止一个,在她们的背后往往有若干个希腊原型,并不是单一的,用弗莱的话说:“原型是一些联想群(associativeclusters),与符号不同,它们是复杂 [2](P102) 可变化的。”因此,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将看 收稿日期:2009201215 作者简介:张 薇(19642),女,江苏南通人,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83 第2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 到几个希腊神话人物共同构成莎翁的艺术形象。 一、献祭的女子:苔丝德蒙娜 苔丝德蒙娜是奥瑟罗美丽纯洁的妻子。威尼斯不少男人为这娇弱的少女倾倒,甚至洛特力戈(威尼斯绅士)甘愿为她散尽千金、命亡剑下。但她却出人意料地与一个“厚嘴唇的家伙”,“粗野的”摩尔人奥瑟罗私奔了。最终因旗官埃古的挑拨,轻信忠厚的奥瑟罗怀疑忠贞的妻子出轨而亲手扼杀了这一位“圣洁的女郎”———“神圣的苔丝德蒙娜”。 这个人物的原型之一是“甘愿走上祭台的少女”。苔丝德蒙娜的爱是顺从的,既像基督教所要求的妻子对丈夫的顺从,又如同款款走上祭台的少女们,她们甘愿为了国家和民族服从她们的命运,,亲的阻挠,,“,那灼热的阳光已经把这种气质完全从他身上吸去 (第三幕第四场)奥瑟罗当着罗陀维科的面了。” 打她时,她仍然顺从,不愿惹夫君生气。面对奥瑟罗无理的斥责,苔丝德蒙娜依旧痴情:“我是那么喜欢他,即使他的固执,他的呵斥,他的怒容,…… (第四幕第三场)苔丝德在我看来也是可爱的。” 蒙娜的爱如同祭物的真正意义:甘心献上所有,绝无反悔。“我的大胆行为可以代我向世人宣告,我因为爱这摩尔人,所以愿意和他过共同的生活;我的心灵完全为他的高贵的德性所征服……我已 (第一幕经把我的灵魂和命运一起呈献给他了。” 第三场)苔丝德蒙娜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谁也没有干;是我自己。再会吧;替我向我的仁慈的夫 (第五幕第二场)苔丝德蒙君致意。啊,再会吧!” 娜,谁能不为她的献祭而动容呢? 希腊神话中第一位献祭的少女是玛卡里亚(Makaria),她是赫拉克

文档评论(0)

1045141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