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柏拉图政治正义思想探析——城邦衰败的原因与复兴的出路论文.doc
柏拉图政治正义思想探析——城邦衰败的原因与复兴的出路论文
.freel’这样,如果有必要做什么事情的话,不管是在挣钱、照料身体方面,还是在某种政治或私人事务方面,他就会做起来。并且在做所有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他都坚信“凡是保持和符合这种和谐状态的行为是正义的好的行为,指导这种状态的知识是就是智慧,而把只起破坏这种状态作用的行为称作不正义的行为,把指导不和谐状态的意见称作愚昧无知。”①柏拉图指出,“不正义”就是人的灵魂“三个部分之间的斗争不和、相互间管闲事和相互干涉,灵魂的一个部分起而反对整个灵魂,企图在内部取得领导地位。”…’’总之,正义与不正义“完全像健康和疾病,不同点仅在于后者是肉体上的,前者是心灵上的。”…’正义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心灵的健康,美而强有力”;不正义是一种邪恶,“是一种心灵的疾病,丑和软弱无力。眦”Ⅲ’
三、正义与城邦政体——对正义与不正义何者对人有利的再阐释
(一)哲学家(贤人)与僭主何人生活更快乐?
柏拉图分别从政体运行、人的心理以及人最直接的感官体验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从政体角度看,在各种政体中,专制政体中的僭主的生活最不幸福。在柏拉图看来,(1)在僭主政体中,只有少数僭主有自由,整个城邦“及其最优秀部分则处于屈辱和不幸的奴隶地位。”1】(嗍’他们“最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州l】(眦),生活于这种政体下的人们是不可能有自由幸福可言的。(2)城邦在僭主专制统治下必然是贫穷的。僭主式的心灵被无穷的欲望所苦,也必定感到事事匮乏,没有任何满足、安定之时。(3)僭主政体的城邦经常处于恐惧、痛苦、忧患、怨恨和悲伤之中。僭主式的暴君由于强烈的欲望刺激经常处于这种状态。(4)僭主式暴君实际上过着一种“恶的生活”。他就像拥有大量奴隶的奴隶主,全靠武力维持其统治,他时刻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担心奴隶的反抗和报复。u“嗍’(5)僭主所具
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使其“更加嫉妒,更不忠实可信,更不正义,更不讲朋友交情,更不敬神明。……结果他不仅使自己成为极端悲惨的人,也是周围的人成了最为悲惨的人。呲“‘吣’其次,从人的心理角度看。柏拉图认为,与人的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相关联的有三种不同能力和三种不同的快乐。理智是灵魂中“爱学习”、“爱智慧”的部分,它追求的是快乐是获得知识和真理;激情是灵魂中“爱胜”或“爱敬”的部分,它的快乐是追逐名誉;而欲望是灵魂中“爱享乐”、“爱利益”或“爱钱”的部分,它的快乐是物资享受和感官需要的满足。柏拉图认为,由于每个人天性不同,灵魂中这三个部分的分配比例也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人:偏重于“理智”的人成了“好学者”或“爱智者”(即哲学家一笔者注);偏重于“激情”的人成了“好名者”、“爱胜者”;偏重于“欲望”的人成了“好利者”、“爱利者”。这三种人的生活目的不同,对幸福的理解也就不同。就经验“快乐”而言,好名者只能经验“荣誉”上的快乐,而不能“经验”其他两种快乐;好利者虽能经验“金钱”上的快乐,却不能经验“学习事物本质的那种快乐,而且,即使他想要这么做,也不容易做到。”…‘嗍’只有好学者(哲学家)不仅能经验“荣誉”上的快乐,也能经验“金钱”与“知识.”上的快乐。故此,就“经验”快乐而言,好学者(哲学家)乃是最快乐和最幸福的人。
再次,柏拉图指出,好利者追逐的是感官的快乐,这种快乐是形似的快乐,并非真正的、纯洁的快乐;只有追求知识的快乐才是纯净的、实在的快乐。因为,一方面,快乐和痛苦是截然对立的,真正的快乐即快乐的自身,绝不能是痛苦;真正的痛苦即是痛苦自身,决不是快乐。但感官上的快乐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另一方面,饥渴是“身体常态的一种空缺”,无知和无智是“心灵常态的一种空缺”…㈣w’。前者以饮食充实其空缺,后者以知识充实其空缺。“用以充实的东西愈是实在,则充实的实在性愈大”…‘邮’,“所感受的快乐也就愈真实”…㈣’。知识和心灵都是关系永恒不变的东西(理念),它们的实在性大,因此“用以充实和受到充实”的实在性也大,它们所获得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实在的快乐。真快乐离真知识最近,假快乐离真知识最远;离真知识最近的离法律和秩序最近,离真知识愈远的离法律和秩序亦愈远。因此,离真快乐最近的是哲学家,离真快乐最远的是专制僭主。
(二)对“不正义对于一个行为完全不正义却有正义之名的人是有利的”的再分析
既然正义的人获得的快乐要比不正义的人强,那么,是否一个行为完全不正义却有正义之名的人也会获得与真正正义同样的快乐呢?柏拉图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塑造一个人心灵的塑像的方法来使问题变得清晰起来。首先,我们设想一只复杂的多头怪兽,它既有狂野之兽的头,也有温驯之兽的头,并且头还可以随意变换随意长出来。然后再塑造一个狮的形象和一个人的形象,并把第一个塑像(即多头怪兽)造得最大,后一个像造得第二大,最后把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2420240805.pptx VIP
- 【精编版】部编教材四年语文上册全册课后作业(含答案解析) .pdf VIP
- BHE-336F风电-光伏箱变智能监控装置说明书.pdf VIP
- 通力电梯LCE无机房KDM KDL中文注释版电气原理图.pdf
- 第二单元+探索+3+物联网的定位技术+课件+2024—2025学年苏科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人教版美术七上 第一单元第1课《情感的表达》课件.pptx
- 2025年招聘考试宝典物流经理竞聘笔试模拟题与答案详解.docx VIP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21).doc VIP
- 关于勤奋学习的名人故事(通用63则).docx VIP
- 2025年压裂装备市场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