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与形象的虚实处理论文.doc
标题与形象的虚实处理论文
.freel)一样,交响诗(Symphonic poem)也是以抒情为主、叙事为辅的一种体裁形式。它以“诗”为对象,但又不拘于原诗的顺序和细节,是一种“读后感”式的音乐叙事,它“用音乐来融化诗歌的内容”。①《塔索:哀诉与凯旋》是匈牙利作曲家弗朗茨·李斯特为歌德的同名戏剧创作的序曲,几经修订后改为交响诗,同时还受到拜伦的同名诗歌的激发。
“哀诉与凯旋”是交响诗《塔索》的标题,也道出了全曲的中心思想,并且预示了作品所要表达和塑造的内容与形象。作品通过“实写”人们对塔索的悼念,“虚写”塔索的悲惨生活和死后得到的荣誉,用二者的对照来歌颂诗人的伟大。
二元的结构
交响诗《塔索》在结构上采用了混合曲式,它同时具备了奏鸣曲式和变奏曲式的结构原则。从主题材料的运用和发展关系上看,它以一支贡杜拉船歌旋律作为主导主题,并对它进行了十六次变奏。然而从他的变奏布局和内容安排上看,又具备了奏鸣曲式的结构原则。其结构图示如下:
从以上图式可以看出,整部作品以变奏原则为主,而主题到变奏四又可以看作为奏鸣曲式的呈示部(Exp)。引子材料的第二次出现到变奏八为展开部(D.G)。变奏九到变奏十五为再现部(Rep),变奏十六单独为尾声(Coda)。换句话说,奏鸣曲式的各部分主题都是歌颂塔索的贡杜拉船歌旋律的音调派生。因此,《塔索》在曲式结构上是变奏曲式与奏鸣曲式的交混,体现了曲式结构的二元性。
一生的概括
《塔索》的主题选用了作者在意大利游历时记录下来的悲伤的贡杜拉船歌旋律。这首配有塔索著名诗作《被解放的耶路撒冷》的开头几行诗句作为歌词的民歌“在诗人去世三百年后仍然为威尼斯的船夫们传唱”。②
该主题旋律的节奏逆分,宽广徐缓,歌唱性强;环绕型的音调深沉哀怨,庄严崇高;在“冷漠”的单簧管和加弱音器的独奏大提琴声部八度齐奏。
序奏部分从结构上看是一个综合性中段的三段式。其呈示段(A)的材料来源与主题乐句的末尾两小节,由低音弦乐器八度齐奏,其节奏渐宽,力度减弱,音调下行,音区渐低。它一开始就给人一种悲剧感,表达一种痛苦、悲愤和无奈;紧接着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长音持续的上方木管声部作和声性的呼应,双簧管的下行小二度似乎表达了一种微弱的叹息。
中段(B)首先是对比的节奏化十六分音符三连音音型,由弦乐和木管声部奏出,其强拍被铜管和打击乐加强,表达了一种对自己所遭受苦难的愤慨和抗争。
随后又回到了呈示段的下行半音阶进行,它在木管和弦乐中作交替和模仿进行,似乎是对抗争失败的喘息。再现之前再次的抗争音型织体表达主人公在继续为自己的不公挣扎,但最终被接至而来的减缩再现部分打断,回到了痛苦和悲惨的现实。整个序奏部分是对塔索一生的简单概括。
人们的悼念
从主题的初次陈述到变奏四(即作为奏鸣曲式的呈示部),人们在对塔索悼念、回忆和赞颂,在“唤醒这位英雄的亡灵”③。主题和四个变奏可以组合为奏鸣曲式的主、副部和结束部主题。主题部分(T)运用了葬礼进行曲体裁,描写了人们在对英雄诗人的悼念。“冷漠”的单簧管和加弱音器的大提琴声部奏出的主题像是无力的呻吟,表明塔索的孤独和寂寞。
变奏一(V1)继续了前面的葬礼进行曲的织体形式,但主题旋律换到了第一小提琴八度齐奏,节奏化的和声声部由圆号和木管转到了中低音弦乐与木管组交替演奏,使得织体加厚,表现了一种悲愤的情绪。
作为奏鸣曲式副部的变奏二(V2)和变奏三(V3)采用了夜曲的体裁,旋律由温暖的大提琴声部奏出,调性也由前面的c小调转到了它的大Ⅵ级调bA大调上。它是一首诚挚的哀歌,具有较强的叙事感,像是对诗人的温暖回忆。
随后的变奏三主题旋律改由第一小提琴八度齐奏,长笛声部的音色叠加增加了旋律的明亮度,使得音乐更为宽广而抒情。
作为奏鸣曲式结束部的变奏四(V4)是一首雄伟而带有英雄性的进行曲。主题旋律由明朗、金属般音色的小号声部奏出,随后的圆号和大号声部相继加入,加上整个铜管组其他乐器的合唱式织体的和声支持,使得音乐坚定辉煌、激情迸发,像是人们对英雄的歌颂和赞美,并预示着最后的胜利。
整个呈示部用“实写”的方式,从威尼斯船工的歌声开始哀悼和回忆诗人的一生,从阴沉的冥思到温暖的回忆,从悲愤的抗议到英雄般的赞颂。
生前的经历
李斯特在《塔索》总谱的前言中指出:如果要用音乐来再现塔索命运和荣耀,还必须看看诗人在写出他的杰作的菲拉拉宫廷中出席节宴的那副傲然和忧伤的形貌。④从序奏材料的第二次再现到第三次再现(即作为奏鸣曲式的展开部和再现部的结束部再现以前的部分,其中包含有主题的变奏五到变奏十一)中,作曲家似乎要展示塔索在宫廷生活的各个方面。
序奏中呈示段的第三次再现(A3)是一个动机材料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主题动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