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板块构造的基本原理概要
第三节 板块构造的基本原理;目录;在普通地质学中我们已经学习过板块构造理论的一些内容。
首先回忆一下,什么是板块?
板块:地球的岩石圈并不是连续的,它被一些首尾相连的构造活动带(洋中脊、海沟和转换断层)分割为若干大小不一的块体,称为板块。
板块内部的地震活动相对比较微弱,边缘则由于板块之间的频繁相互作用导致火山地震活动频发。
;一、板块构造理论的要点;二、板块的划分;六大板块的划分方案:
全球板块的划分至今仍然存在争议,但全球主要板块的划分方案却是清晰的。一般将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此外还有十二板块、十五板块等分类方法,每个大板块也可再分为许多次一级的小板块。
目前常用的六大板块的划分方案是由法国的勒皮雄(X. Le Pichon,1968)提出的。
;加勒比板块;三、板块的边界类型;;离散型;四、转换断层;;;;转换断层的类型:
分类依据:平移段的运动方向和两端构造带类型及其组合特征。
按平移段的运动方向:右旋、左旋。
按构造带类型的组合特征:
最常见的为洋脊-洋脊型 转换断层; 除了洋脊-洋脊型转换断层外,还有连接洋脊和海沟、海沟和海沟的转换断层。威尔逊提出了六种转换断层类型,即洋脊-洋脊型、洋脊-凹弧形、洋脊-凸弧形、凹弧-凹弧形、凹弧-凸弧型、凸弧-凸弧形。;根据转换断层的应力状态(兼具有拉张或挤压性质),可分为张性转换断层和压性转换断层。
压性转换断层:构造变形十分强烈,往往有软流圈物质上涌,出现火山活动,局部可形成新洋壳。
张性转换断层:往往发育狭长的沟槽。;转换断层的形成机制:
大陆分成两块时,新的张性破裂追踪先成的断裂或脆弱带、或受其影响出现拉张段和平移段,地幔物质沿拉张段上涌演化为洋中脊,平移段演化为中脊-中脊型转换断层(解释赤道大西洋中脊-中脊型转换断层)。
原始海沟两侧的A板块和B板块各自在不同地段上俯冲到对方之下:一侧为A板块俯冲,一侧为B板块俯冲,消耗和增生情况的差异导致剪切破裂和平移,形成转换断层(解释新西兰阿尔卑斯断层)。
;五、大洋中脊与板块的扩张;大西洋中脊,位于大西洋中部,如图所示,可见垂直于洋中脊的转换断层。;板块扩张:
(1)洋底岩石圈厚度的变化:
洋底岩石圈形成于中脊轴部,岩石圈形成之后经历的冷却时间越长,软流圈顶部填充于晶粒间的玄武岩熔体结晶成为固体的越多,使岩石圈不断增厚。
(2)洋底在扩张中的沉降:
冷却结晶后,玄武岩熔体密度增加、体积减小,软流圈顶部玄武岩熔体冷凝转化为岩石圈的组成部分,伴随体积减小,洋底岩石圈表层向下陷落。;(3)海底扩张与海平面变动:
洋中脊的形成与消失,对大洋盆地的容积有显著影响:
洋中脊上升→洋盆体积缩小→海进
洋中脊下降→洋盆体积扩大→海退
(4)平顶海山、珊瑚礁与洋底的沉降:
① 大洋中平顶海山的形成与洋底扩张沉陷有关,中洋脊轴部火山活动强盛之处往往形成火山岛,火山岛随板块向外扩张推移,火山活动逐渐平息。
②珊瑚礁追随海平面上升而生长,生长速度大致与基底的沉降速度相当。
;;六、贝尼奥夫带与板块的俯冲;贝尼奥夫带的特点:
①岛弧下较陡(多45°),陆缘山弧下较缓(多30°),且随深度增大倾角变陡。
②长度或最大深度在各地不尽相同,强烈地震的数量和最大震级均随震源强度增大而减少。
③长度和倾角与板块俯冲速度有关,俯冲速度越大,贝尼奥夫带越长,倾角越小。
④与海沟相伴随,一般倾向大陆(也有例外)。
⑤一些海沟之下发现另一列较弱的震源带,倾向于贝尼奥夫带相反,长度有限,可能与大洋板块俯冲弯曲导致板块断裂有关,长度不超过大洋板块的厚度。;;大陆边缘类型:
活动(主动)大陆边缘(太平洋型板块边缘):大陆边缘形成巨大的岛弧、山弧和火山地震带,存在洋壳向陆壳的俯冲消减。
被动(稳定)大陆边缘(大西洋型板块边缘):大陆边缘没有形成岛弧(山弧)、海沟和火山地震带,不存在洋壳向陆壳的俯冲消减。;;;;A式俯冲;七、板块的运动;板块的运动表现为绝对运动和相对运动:
绝对运动:板块相对于地球旋转轴的运动。
相对运动:一板块相对于另一板块的运动。旋转运动:一板块相对于另一板块或球面上某一点的旋转运动。
板块旋转运动的确定:主要用板块的旋转轴或旋转极的位置和旋转角速度来确定
板块的相对运动观点认为,不仅板块本身可移动,板块的各类边界及旋转极也可移动——相对移动。
;板块边界的迁移: 渐变式和突变式两种。
最常见渐变式。渐变式板块边界的迁移不存在汇聚型板块边界,仅是某一边界在缓慢移动。
突变式迁移表现为扩张脊轴发育位置的突然变更,在大陆-大陆、大陆-岛弧、岛弧-岛弧之间,其相互碰撞可导致俯冲带消失,在其他地方形成新的俯冲带。;板块的三联点:
板块的分布图上,常可见到三条板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村财务管理(一).ppt
- 杜甫《登岳阳楼》.ppt
- 杜蕾斯微博营销运营经典案例.pptx
- 杜邦汽车漆涂装技术员培训课程.ppt
- 粤教版五年科学植物身体的奥秘1、2.ppt
- 束宾霞等先进人物事迹.doc
- 粤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五课《春夏与秋冬》.ppt
- 粤教版五年上册3叶里的“加工厂”4花里的“育婴房”.ppt
- 粤教版五年级下科学第5课《春夏与秋冬》.ppt
- 来安工程项目策划.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最近下载
-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控制器工艺流程图.doc VIP
- 政治学概论政治学概论编写组05政党与政党制度.ppt VIP
- 《乡村旅游规划与实践》课件——项目七 乡村旅游商品开发与设计.pptx VIP
-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心理健康测试题.pdf VIP
- 《分数加法和减法》单元整体设计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doc VIP
- 《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PPT教学课件(全).pptx VIP
- 小学科学实验课学生合作学习策略与互动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测绘工程管理与法律法规 测绘违法案例60讲 5测绘违法案例五.ppt
-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计划书【模板】.pdf
- 政治学05 政党与政党制度.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