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案2细节描写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文训练案2细节描写一

高三作文系列训练:记叙文写作(二) 在叙述中强化细节描写 【训练目标】 1.了解细节描写在记叙文写作中的作用; 2.学习在记叙中强化细节描写的技巧; 【知识讲解】 一、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作具体细腻的描写,旨在做到形神兼备。 细节描写包括:语言、外貌、神态、行为、心理、环境等细节描写。 二、细节描写的作用 在叙事作品中,叙述是“走马看花”,看个大概;描写是“下马看花”,看个明白;细节描写是“贴近花看花”,看个究竟。如果把一篇文章比做用珍珠宝石制作而成的一串闪闪发光的项链,那么,串连珍珠宝石的链条就是叙述;而每一颗珍珠宝石就是一个个形象鲜明的描写。文章交代环境,讲说事件,离不开叙述。但是,光是叙述,文章难免空泛、抽象,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的描绘和刻画,这些对象就勃勃有生气,如珍珠宝石闪发光辉,给人以生动鲜明的印象。 三、细节描写的类型及运用 1、动作细节描写: 《背影》原稿: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艰难地穿过铁道。 《背影》修改稿: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2、肖像细节描写: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孔乙己》) 评:这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 画龙点睛,眼睛“点”得好,龙就能腾飞。描写人物,画眼睛很重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物的眼光、眼神能表现出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鲁迅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祝福》十多次写祥林嫂的眼睛、眼光、眼神,通过眼睛的刻画,表现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和性格的变化。画眼睛并非只局限于对眼睛的描写,抓住描写对象身上最能表现个性特征的东西进行刻画,使这个形象栩栩如在眼前,也是画眼睛的做法之一。 3、心理活动细节描写 “我这时突然感到—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地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一件小事》) 评:内心活动的直接描写,深刻地揭示了一名知识分子在“一件小事”中心灵的震动和觉醒,对“我”思想性格的塑造起统领作用。 4、环境的细节描写 “月亮刚刚升起,又大又圆,黄澄澄的,就挂在山坳口。我相信,若是快些爬上山坡,准能用手摸着它。它是像镜子一般的滑呢,还是像冰块一般凉?”(王小鹰在《相思鸟》) “一弯银钩似的月亮已经嵌在街口那棵梧桐树疏疏朗朗的枝叶间,很像是那深蓝的天空含着静静的笑容。”(王小鹰《月色溶溶夜》) 评:前者是一个农村孩子在山村看到的月亮,后者是一个城市姑娘在城市里看到的月亮,景随人变,各具特点。 四、运用细节描写应注意: 1、要真实,要符合生活实际;2、要有选择,为表现中心服务;3、要新颖,切忌一般化。 【例文导引】 1. 绿色生活 时隔多年,我依然怀念那个清凉的夏天,怀念那沁入骨子里的绿茶香气。 那是奶奶住进城里的第一年,带来了田里一年的收成,也带来了锅碗瓢盆一系列家当。奶奶最喜欢那口绿瓷盆,天渐热的时候,她便会烧上一整壶的开水来泡茶。茶水本是浅浅的黄绿色,但装在墨绿的瓷盆里,总觉得那绿鲜艳而又饱满,似乎要溢出来一样。这时候,奶奶便会招呼我们姐妹二人:“走,咱卖茶去!” 那时满大街都是“凤凰”牌自行车,层层密密的树阴也挡不住毒辣的阳光,额头上的汗水则被晒成盐渍。这时奶奶的茶水总是最诱人,那清澄的绿不等人吆喝,就吸引来行路的客人。 “大妈,这凉茶……” 妈妈总是不等人问完就接话:“自己家煮的,两毛钱一碗。” 从来不见有人还价,每每都是举起一碗咕嘟咕嘟咽下,颇有几分水浒英雄的豪气,然后掏出两枚细硬币,道一声谢,消失在人群中。偶尔也有渴极了的人,一连灌下三大碗,奶奶也只收取5角钱,也许她深谙做生意讲求回头客的道理,抑或是她的本性就只是为了方便他人。 瓷盆里的水渐渐浅了,奶奶便使唤我们去楼上把晾凉的另一盆拿下来。同样的绿,同样的清,在这样的午日,散发沁人的茶香,让人分不清这绿是茶叶的绿,是瓷盆的绿,或者是生活本身的颜色。 孩子的耐心总是有限的,当我们叼着冰棍一蹦一跳回来时,奶奶正在招呼一公车的客人。那时的公车是随停的,窗口伸出许多瓶子,奶奶便乐呵呵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