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传统文化之美.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品味传统文化之美

品味传统文化之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得到腾飞,如今已跃居世界第二,可与之不大相称的是中华文化的没落。我们中国有光辉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史,神农尝百草,嫦娥奔月,尧舜禅让,秦皇汉武武功烈烈,贞观之治文治煌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更有四大发明震惊世界。从《诗经》到白话文,从昆曲到京剧,从甲骨文到现代简化汉字,这期间灿烂的华夏文化贯穿始终,这些文化容不得任何遗失。 汉字篇 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划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一首《龙文》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汉字之美。这美植根于华夏千年历史之中,苍颉造字惊天地,三百千千传古国。历史赋予汉字多变的外形——甲骨文,楷体,草书,行书,宋体……但华夏儿女为它烙上深深地中国印。 在生活中我们用汉字思考,用汉字表达思想,用汉字向亲友传递温暖。汉字有厚重的历史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字体横平竖直,有刚直不阿之美;发音平仄四声,有参差错落、婉转悠扬之美;寓意博大精深,有微言大义的简约之美。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产物,一个“问”字告诉我们“只要开口问,学习就有门”;一个“富”字告戒我们其实富有是“福”“灾”掺半的;一个“思”字告诉我们“勤耕心上田,思想才有丰收的果实”。 可是,传承了五千年的汉字正与我们渐行渐远,这样说,也许你会笑,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汉字,汉语怎会与我们渐行渐远呢?难道你没有发现,如今即使在那些高学历的人群中也有日常用语单调的现象吗;难道你没有发现计算机、手机的频繁使用使提笔忘字的现象比比皆是吗?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汉字拼写大会又有多少字场外的成人书写正确率超过80%?汉字不应该只存在于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更应该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汉语在中国没落时,全世界却掀起了学汉语的热潮。每年世界都有新的孔子学院开办,汉语已经成为世界上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如果中国人以后一出手便是“默默无蚊”“钱仆后继”,一张口便是“感谢你八辈祖宗”那么就算中国的GDP在世界排名第一,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语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工具,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世界四大古文字有三种已经“死”了,只有汉语还“活”着。而汉语在我们这里又该何去何从? 传统节日篇 传统节日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从流传至今的节日习俗我们可以联想到我们祖先生活的方方面面。春节有爆竹声声辞旧岁的热闹,也有贴窗花,挂红灯笼的喜庆。元宵节有猜灯谜的的乐趣也有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清明,可带上美酒祭先人,也可约三两好友外出踏青;五月端午有激烈的龙舟竞发,也有被苇叶包裹这的香甜的粽子;七夕乞巧星光下,卧看牵牛织女星;八月中秋庆丰收,嫦娥奔月千古传;九九重阳节,登高、赏菊、插茱萸……可这么多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已经渐渐的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在2005年11月25日,一场声势浩大的中韩端午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正应了那句话,失去才懂得珍惜,当被别人争走了我们才意识到端午节和许多传统节日已被我们遗忘。春节本来是用来庆祝新的一年的开始,和亲朋好友团聚送祝福的,但现在似乎成了炫富的平台,在一桌桌天价的年夜饭,一封封鼓鼓的红包里,春节原有的内涵已经被遗忘的只剩吃了。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尚有此处境,其他节日的境况便可想而知了。 节日在大学校园里就只有情人节与圣诞节,也不知从那里听来平安夜吃苹果寓意平平安安,吃橙子寓意心想事成。结果惹得苹果、橙子价格一路飞涨。只要稍动一下脑子就知道“平安夜”与“苹果”“心想事成”与“橙子”很明显是用了汉语谐音的方法,在西方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更有人美其名曰:西方节日的中国化。倒不如说是为了过洋节而找的冠冕堂皇的借口。 戏曲篇 从前几年的“超男快女”再到今年的“我是歌手”流行歌曲占据了休闲娱乐的主流市场,戏曲文化也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野。很多人听《在梅边》,唱《花田错》,却不知昆曲《牡丹亭》更不晓得京剧《花田错》,在大学校园里若有人说,我喜欢听戏曲,便会引来一阵笑声,这笑中有不屑,有疑惑,更多的是嘲讽。在很多人看来戏曲是一种老掉牙的东西,它配不上像我们这些新世纪成长起来的一代,我们大学生应该喜欢的是流行歌曲。可我要问,你真的花费一段时间静心的听过、看过戏曲吗,你又真的对戏曲文化了解多少? 你听过昆曲的一唱三叹,缠绵婉转吗;你见过越剧的唯美、灵气与真切动人吗;你了解黄梅戏的行云流水,委婉清新吗;细心体会就会发现戏曲小小的舞台,简单的道具却可以包罗万象。因为在这里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这里有张生与崔莺莺历经坎坷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浪漫;有杨门虎将不求名利保家卫国的义胆忠肝;这里有杜丽娘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痴情。这里有阿庆嫂的机智;有花木兰的孝顺,有刘三姐的洒脱。 有人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