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基础 吸收.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工基础 吸收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五章 吸 收 * 1、填料支承板 * 第五章 吸 收 * 2、填料压紧装置 * 第五章 吸 收 * 3、液体分布器: (a) 喷头式 (b) 盘式筛孔型 (c)盘式溢流管式 (d)排管式 (e)环管式 (f)槽式 (g)槽盘式 * 第五章 吸 收 * 4、液体再分布器 用于大塔径的斜板式液体收集器 ?3800液体收集再分布器 用于小塔径的斜板式液体收集器 * 第五章 吸 收 * 7、气体出口:丝网、折板,除雾、除沫。 金属丝网除沫器 5、液体出口装置:液封、U形管(有压) 6、气体进口:斜面式、缺口式,口都向下; * 第五章 吸 收 * 三、液泛速度和塔径计算 1、空塔速度: 2、填料塔内的流体力学特性 塔内没有任何物质(填料)时,气 体在与塔截面垂直方向上的流速。 (1)、低气速区:v小,Δp∝v 1.8~2 (2)、拦液区:v较大,Δp∝vn,n>1.8~2 拦液点、载点 (3)、液泛区:v很大,Δp随垂直上升 , 气体成泡状通过,稳定性差。 * 第五章 吸 收 * 泛点:由载区转为液泛区的转折点即为泛点。 液泛速度:泛点气体的流速称为液泛速度。 液泛速度是填料塔操作的极限; 气体的实际流速为液泛速度的60%~80%。 * 第五章 吸 收 * 4、计算塔径 实际气体流速: 3、液泛速度的计算 a:填料的有效比表面,m2/m3 v0:液泛速度,m/s ε :填料空隙率,m3/m3 ρG/ρL:气体与液体的密度比; μ/μ0:当时吸收液的粘度与20℃时水的粘度之比; qm(L)/qm(V):液体与气体质量流量之比; b:常数,拉西环0.022,弧鞍环0.2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 扩散系数的经验估算式: 对于二元气体扩散系数的估算,通常用较简单的由福勒(Fuller)等提出的公式: (低压,室温) 对于很稀的非电解质溶液(溶质A+溶剂B),其扩散系数常用Wilke-Chang公式估算: 固体中的扩散系数需靠实验确定。 有什么用? 如何解释此规律? NA = - NB 二、两种基本的传质过程 1、等摩尔反向传质(扩散) 总体流动— 整个相沿着扩散方向宏观的定向运动 等摩尔反向传质没有总体流动,传质由分子扩散引起。 总摩尔浓度CM为定值: NA = JA; NB = JB NA 、NB : A、B组分的传质通量,kmol/ m2.s 质量中心面 稳定的分子扩散: NA = dCA dZ - D JA = 稳定传质为常数 物料、体系定, D确定 CA1 CA2 Z=0 Z=δ d NA 气流主体 界面 Air: CB NH3:CA CAi CBi 液相主体 H20; NH3 2、通过停滞的B组分层的传质(单相扩散) JA NA b JB NB b 特点:有总体流动 总体流动通量Nb: kmol/m2.s A组分的总体流动通量NAb: NAb = xANb B组分的总体流动通量NBb: NBb = xBNb ∴ A组分的传质通量 NA = JA + NAb = JA + xANb B组分的传质通量 NB = JB + NBb = JB + xBNb 由于 Cm 一定, JA = -JB 仍然存在, 则 NA + NB = JA + JB + xANb + xBNb = Nb 又 NB = 0 JB = -NBb ; NA=Nb ∴ NA = JA + xANb = JA + xANA NA= JA/ (1 -xA) = JA / xB 物理意义:总体流动的存在,加强了分子扩散的效 果,使A组分的传质通量增大。 + CA1 CA2 Z=0 Z=δ d NA CB1 CB2 Cm Cm 对稳定分子扩散, dCA dZ - D JA = - JA / x B= NA = dCA dZ D x B dCB Cm = dZ CB D Cm / CBm (或:Pm/PBm )——漂流因子 代表了由于总体流动 存在,其传质通量比分子扩散通量增加的倍数。也是通过停滞的B组分层的传质通量与等摩尔反向传质通量的比值。Cm / CBm 1。 * 第五章 吸 收 * 第三节 吸收速率 式中:N——单位时间单位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