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工程量》实训指导书
建筑工程测量
集中实习指导书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潍坊科技学院
建筑工程系
一、综合实训目的
1.教学综合实训是建筑工程测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一次较全面、系统的训练,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及提高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实践科学态度。
4.培养吃苦耐劳、爱护仪器用具、相互协作的职业道德。
二、任务和要求
1.水准测量及已知高程的测设;
2.导线测量;
3.测绘图幅为50cm×50cm,比例尺为1/1000(或1/500)的地形图一张;。
4.平面点位的放样
三、综合实训组织
综合实训期间的组织工作,由指导教师负责。综合实训工作按小组进行,每组4~5人,选组长一人,负责组内综合实训分工和仪器管理。
四、综合实训内容及时间安排
周次 星期 与水准仪相关实习内容 天数 一 一 实习动员、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0.5 二 普通水准测量(闭合或附和) 1 三 四等水准测量(闭合或附和) 2.5 四 四等水准测量(闭合或附和) 五 已知高程的测设 1 与经纬仪相关实习内容 二 一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0.5 二 经纬仪导线测量 1 三 极坐标放样 0.5 四 测图 2.5 五 资料整理、上交、实习考核 0.5 五、每组配备的仪器用具
经纬仪1台,水准仪1台,小平板仪1台,钢尺1把,水准尺二2支,尺垫2个,花杆3根,测钎1组,记录板1块,比例尺1把,量角器1个,三角板1副,锤子1把,木桩若干,红漆1瓶,绘图纸1张,有关记录手簿、计算纸,计算器,橡皮及铅笔等。
六、综合实训注意事项
1.组长要切实负责,合理安排,使每人都有练习的机会,不要单纯追求进度;组员之间应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以确保综合实训任务顺利完成。
2.综合实训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测量实训须知》中的有关规定。
3.综合实训前要做好准备,随着综合实训进度阅读“综合实训指导”及教材的有关章节。
4.每一项测量工作完成后,要及时计算、整理观测成果。原始数据、资料、成果应妥善保存,不得丢失。
七、综合实训内容及技术要求
(一)水准仪、经纬仪的检验
1.水准仪的检校
(1)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气泡无明显偏离
(2)十字丝中丝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标志点无明显偏离十字横丝。
(3)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的检验与校正 : i<±20″
2.经纬仪的检校
(1)水准管轴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水准管气泡偏移值都在一格以内。(2)十字丝竖丝垂直于横轴的检验与校正:标志点无明显偏离十字竖丝。
(3)视准轴垂直于横轴的检验和校正如果c>60″,则需要校正。
(4)横轴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 如果A、B相距大于5mm,则需要校正。
由于横轴校正设备密封在仪器内部,该项校正应由仪器维修人员进行。
(5)指标差的检验与校正 当竖盘指标差x>1′时,则需校正。
(二)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1.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点的布设,可形成一条闭合或附和水准路线,经过观测、计算求出各控制点的高程。
(1)普通水准测量,用DS3水准仪,采用两次仪器高度法进行观测,同测站两次高差之差不超过±5mm,
(2)四等水准测量,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
2.平面控制测量
在测区实地踏勘,布设一条闭合导线,经过观测、计算获得控制点平面坐标。
(1)踏勘选点 每组在指定测区内进行踏勘,了解测区地形条件,按踏勘选点要求,选定4~5点,选点时应注意:相邻点间应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其平均边长应符合技术要求;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2)建立标志:导线点位置选定后,应建立标志,在点位上打一个木桩,在桩顶钉一小钉,作为点的标志;也可在水泥地面上用红漆划一圆圈,圈内点一小点,作为临时性标志。
(3)水平角观测:用测回法观测导线内角一个测回,要求上、下两半测回角值之差不超过±40″,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不超过。
(4)导线边长测量:用钢尺往、返丈量导线各边边长,其相对误差不超过1/3000,特殊困难地区限差可放宽为1/1000。
(5)测定起始边的方位角:为了使控制点的坐标纳入本校或本地区的统一坐标系统,尽量与测区内外已知高级控制点进行连测。
(5)平面坐标计算:根据起始数据和观测数据,计算各平面控制点的坐标。
3.碎部测量
首先进行碎部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发电机空载特性曲线测录试验报告.pdf VIP
-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全册.doc VIP
- 医学课件-《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5)》.pptx
- 6.2《学会依法办事》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docx VIP
- GJ B 5881-2006 技术文件版本标识及管理要求.pdf VIP
- 剑阁县清江河桅杆水电站增效扩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x VIP
- GJ B 5873-2006 模压硫化橡胶线性收缩率的测定.pdf VIP
- 国家及行业标准-G-J-B 5882-2006.pdf VIP
- G-J-B 5186.6-2005 数字式时分制指令响应型多路传输数据总线测试方法 第6部分.pdf VIP
- 肾上腺疾病的外科治疗课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