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缆线路施验收规范
光缆线路施工验收规范
目 录
总则 (1)
第二章 架空线路质量要求 (2)
第三章 进局管道光缆质量要求 (5)
第四章 直埋光缆的质量要求 (5)
第五章 架空跨越长杆档光缆及水线光缆
沿桥敷设光缆的质量要求 (8)
第六章 进局站光缆的质量要求 (11)
第七章 光缆光电特性及其质量要求 (12)
第八章 竣工文件的要求 (1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光缆线路工程质量验收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对所辖的光缆线路进行工程质量认定的一项基础工作。
第二条 光缆线路工程质量验收的目的是发现光缆线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向施工单位提出建议,洽商解决办法,妥善处理问题,确保线路设备质量良好。
第三条 光缆线路的具体验收工作由监理单位组织实施,线路设备质量认定由移动公司负责。
第四条 验收依据:
原电信管理局1998年颁布的《长途光缆线路维护规程》和《本地网光缆线路维护规程》。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文件。
上级主管部门下达和颁布的有关文件、有关规定。
原邮电部颁布的《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YDJ44-89)。
第五条 本规定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第二章 架空线路质量要求
第一条 杆路:顺直、无眉弯、“S”弯,电杆左右跳位小于半个杆根,电杆中心线与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应不大于5cm。
1、电杆安装质量:
⑴电杆的位置及埋深符合要求
①电杆位置:杆位选择在安全、牢靠处,避开易冲刷、塌陷、影响交通、耕作处。
距国道公路≥20米,省道公路≥15米,县乡公路≥3米,特殊地点不得埋设在路肩上,距路肩应大于4/3杆高。
距铁路≥30米,特殊地点,距铁路铁轨应大于4/3杆高
距相邻线路间距杆高,最近不得小于7米。
②电杆埋深:符合设计要求。一般情况下,应满足表一埋深标准:
表一:电杆埋深标准
杆长 (米) 洞深 普 通 土 硬 土 水田、湿地 石 质 6.0 1.2 1.0 1.3 0.8 6.5 1.2 1.0 1.3 0.8 7.0 1.3 1.2 1.4 1.0 7.5 1.3 1.2 1.4 1.0 8.0 1.5 1.4 1.6 1.2 8.5 1.5 1.4 1.6 1.2 9.0 1.6 1.5 1.7 1.4 10.0 1.7 1.6 1.8 1.6 11.0 1.8 1.8 1.9 1.8 12.0 2.1 2.0 2.2 2.0
⑵电杆垂直度:直线电杆应正直,前后倾斜≤5cm,左右偏差≤半个杆稍;角杆应埋设在相邻直线段交叉点上,其杆梢不得向内角倾斜。杆根内移≤1个杆根,吊线收紧后,角杆应向外倾斜半个杆梢左右。终端杆竖立后应向拉线侧倾斜10~20cm。杆洞均应填满夯实;杆跟培土应高于地面10~15cm。
⑶电杆质量:电杆规格程式符合设计要求及负荷区的规定。水泥杆应水泥封顶,其纵裂不超过1.5mm,环裂不超过2mm,破损不大于2.5cm2;木杆杆稍无劈裂,杆身均应进行防腐处理并符合质量要求。
⑷杆号:电杆编号以中继段为编号区段,方向按设计要求或从A端向B端从小号到大号进行编号,杆号无漏号、重号,书写规范、醒目。
(5)杆距:市区为35—40m,郊区为40—50m,郊外应随不同气象负荷区而有所不同,但最短为25m,最长为67m。平均每公里不少于20根杆(不含撑杆),平均杆距不大于50米,杆距大于80米时加辅助吊线。
我国气象负荷区共分轻负荷区、中负荷区、重负荷区和超重负荷区四级,是根据风力,导线上的冰凌厚度和温度三个要素确定的。详见表二:
表二:我国气象负荷区划分表
负荷区别
气象条件 轻负荷区 中负荷区 重负荷区 超重负荷区 无冰期 有冰期 有冰期 有冰期 有冰期 光缆上的冰凌等效厚度(mm) 0 5 10 15 20 最低大气
温度/℃ 结冰凌时 -5 -5 -5 -5 不结冰时 -20 -10 -10 -10 -10 最大风速(m/s) 结冰-5℃时 10 10 10 10 不结冰0℃时 25
第二条 拉线安装质量:安装位正确、牢固、规范,无断股、跳股、松驰、锈蚀现象。
⑴地锚:地锚程式、出土应符合要求,并无锈蚀,拉线洞深达到要求。一般情况下:地锚用600X400X150水泥地锚,出土20±10cm,洞深:1.8米地锚为1.4米,2.1米地锚为1.6米,2.4米地锚为1.8米。
⑵拉线:拉线规格程式应符合要求,并无跳股、断股、松驰现象;7/2.2吊线对应7/2.6拉线程式,拉线采用夹板法或另缠法。中、上部缠绕尺寸符合规定,杆上拉线抱箍安装位置规范,安装牢固,并无锈蚀现象。
直线段上的拉线应在杆路直线上,左右偏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