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19世纪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19世纪化

化学史 第十二章 19世纪化工技术的兴起和发展 第十二章近代煤化工技术体系的形成 18世纪欧洲的产业革命,促进了以酸碱制造技术为代表的近代化工的产生。 19世纪是无机化学工业和有机合成工业兴起和繁荣时期,化工技术、化学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为蒸汽动力技术革命、电气技术革命提供了原料和材料。 技术革命和进近代化工技术之间是推动与反推动。 化工技术与化学科学之间相互区别、密切联系。 第一节 酸碱工业技术—近代化工发展的基石 “三酸”、“二碱”最基本的化工原料、衡量化工发达程度的标志 一、硫酸、盐酸的生产技术 1、硫酸的生产技术 自公元7世纪至20世纪,铅室法、塔式法。 技术发展的社会原因 : 纺织工业的需要。 2、盐酸的生产技术 1658年德国实用化学家格劳伯在他的著作中描述了用盐及矾油(硫酸)制备“盐精(HCl) 和残渣。1727年英国牧师黑尔斯将硫酸和氯化铵作用,也得到一种气体。1772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收集了这种气体,制成盐酸,这是用硫酸制盐酸的最初工作。1788年路布兰发明的制碱法中,在制取纯碱的同时,也制得盐酸气。 二、纯碱的生产技术 人们最早使用的碱是天然碱。12世纪我国北方使用内蒙碱湖取得的天然碱,由于以张家口为集散地,所以称为“口碱”。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使用草木灰淋取的液汁中的碱。18世纪,欧洲人从草木灰中提取碱,这种碱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称为钾碱。 1、路布兰制碱法 纺织工业的发展 1775年法国科学院悬赏征求制碱法,1788年路布兰以氯化钠为原料的制碱法,提出四年后,形成完整流程。 原理与步骤   此法分为三步,先使氯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  2NaCl+H2SO4===Na2SO4+2HCl↑ (条件:加热)???   然后用焦炭还原硫酸钠得硫化钠:???????  Na2SO4+4C===Na2S+4CO↑?(条件:高温)  最后利用硫化钠与石灰石的反应生产碳酸钠: Na2S+CaCO3===Na2CO3+CaS 路布兰法的成功之处: (1)由于综合利用原料,不仅生产碱,还能生产硫酸、芒硝、硫代硫酸钠、苛性钠、盐酸、硫磺、漂白粉等多种产品,于是形成为一项大型综合生产的化学工业。 (2)为近现代化工提供了许多新式设备,如洗涤塔、旋转煅烧炉、开口式特兰锅、普克式浸液装置等,在化工原理、化工设备等方面为现代化大型联合化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索尔维制碱法 1861年比利时人索尔维取得用盐卤与碳酸铵混合制得碳酸氢钠的专利。1862年索尔维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得了碳酸钠,是为氨碱法 反应分三步进行:   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CO2 +H2O 索尔维制碱法的成功之处: 氨碱法使生产实现了连续性生产,食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产品质量纯净,因而被称为纯碱,但最大的优点还在于成本低廉。 1867年索尔维设厂制造的产品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获得铜制奖章,此法被正式命名为索尔维法。 3、侯德榜制碱法 A、侯德榜,中国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术上有三大贡献: 第一,揭开了苏尔维法的秘密 第二,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 第三,他为发展小化肥工业所做的贡献 B、制碱过程: 1927年起在永利化学工业公司任总工程师兼塘沽碱厂厂长,其后不久,被命名为“红三角”牌的中国纯碱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了金质奖章,并被誉为“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在1930年瑞士举办的国际商品展览会上,“红三角”再获金奖,享誉欧、亚、美。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永利碱厂被迫迁往四川,由于当时内地盐价昂贵,用传统的索尔维法制碱成本太高,无法维持生产,为寻找适应内地条件的制碱工艺,永利公司准备向德国购买新的工艺——察安法的专利。 但德国与日本暗中勾结,除了向侯德榜一行高价勒索外,还提出了种种对中国人来说是丧权辱国的条件,为了维护民族尊严,范旭东毅然决定不再与德国人谈判。侯德榜与永利的工程技术人员一道,认真剖析了氨碱法流程,终于确定了具有自己独立特点的新的制碱工艺,1941年,这种新工艺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的研制,五年600多次反复实验于1943年发明和创立了举世闻名的侯氏制碱法。 C、原理: (1)NH3+H2O+CO2=NH4HCO3 (首先通入氨气,然后再通入二氧化碳) (2)NH4HCO3+NaCl=NH4Cl+NaHCO3↓ (NaHCO3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 (3)2NaHCO3=Na2CO3+CO2+H2O (NaHCO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