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脑型肺吸虫病.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疾病名】脑型肺吸虫病

【疾病名】脑型肺吸虫病 【英文名】cerebral paragonimiasis 【缩写】 【别名】brain paragonimiasis;脑型肺并殖吸虫病 【ICD 号】B66 【概述】 肺吸虫病又称肺并殖吸虫病,是由卫氏并殖吸虫、斯氏并殖吸虫等寄生于 人体而引起的一人畜共患病。脑型肺吸虫病系因肺吸虫侵入脑所致的疾病,一 般多见于严重的肺吸虫感染者。 【流行病学】 肺吸虫病主要流行于日本、中国、朝鲜半岛及菲律宾,非洲和美洲的一些 地方也有病例报道。我国已查明有23个省、市、自治区有肺吸虫病,其中东北 三省和山东、江浙地区以卫氏并殖吸虫为主,山西、陕西、四川、贵州、湖 南、湖北、河南、江西则以斯氏并殖吸虫为主。流行区脑型肺吸虫病人可多达 2%~5%,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 肺吸虫病的传染源为病人、病畜,但人若感染斯氏并殖吸虫,由于虫体不 能成熟产卵,故虽可发病却不成为传染源。本病一般经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蜊 蛄而传播,生食含囊蚴的溪水也可感染。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 【病因】 并殖吸虫因其成虫雌雄生殖器官并列而命名,已知有 50多种,多数对人无 致病性。我国以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分布最广,感染人数亦多,是主 要致病虫种。其成虫、童虫、虫卵都能寄生于脑、脊髓等组织造成病变,以卫 氏并殖吸虫更为多见。成虫雌雄同体,有口、腹吸盘各一,可寄生于多种动物 体内。人是卫氏并殖吸虫合适的终宿主,虫体可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其主要 寄生部位为肺,宿主的痰及粪便中可找到虫卵。斯氏并殖吸虫则不适合寄生于 人体,虫体多寄生在结缔组织或肌肉内,生长速度缓慢,不能成熟产卵。 并殖吸虫的生活史:虫卵随终宿主的痰或粪便排到外界,入水后在适宜条 件下经 3~6周发育成熟,孵出毛蚴。毛蚴侵入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在螺体内 经胞蚴、母雷蚴、子雷蚴的发育增殖过程,2~3个月发育成尾蚴,尾蚴从螺体 溢出后侵入第二中间宿主溪蟹或蜊蛄体内形成囊蚴。人食入含有活囊蚴的溪蟹 或蜊蛄后可感染。 【发病机制】 本病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主要是成虫或童虫移行所致,虫卵所致病变意义 不大 。严重感染者虫体可循纵隔而上,由颈动脉上升,经破裂孔进入颅 内,虫 体多自颞叶或枕叶底部侵入大脑,以后也可侵犯白质,累及内囊、基底节、侧 脑 ,偶尔侵犯小脑。病变多见于右侧半球,但也可经脑 或胼胝体向对侧移 行。本病的病理过程分为三期: 1.浸润期或组织破坏期 虫体脑内移行造成机械破坏及出血,尚可因毒素 刺激产生脑膜炎、脑炎,有时还可形成边界不清 的肉芽肿。 2.囊肿或脓肿期 被虫体破坏 的脑组织逐渐产生反应,在肉芽肿周围形成 包膜,其中心坏死液化形成青灰色或特殊棕灰色 的黏稠液体,内可有虫体和虫 卵。 3.纤维瘢痕期 此期虫体已死亡或移行至他处,囊液被吸收,肉芽组织纤 维化或钙化,受累的皮质或皮质下结构萎缩,脑沟和脑室扩大。 由于虫体可在脑组织内穿行造成多次损伤,故上述各期病理变化可同时存 在。在少数情况下,虫体也可经腹腔侵入腰大肌和深层脊肌,通过附近椎间孔 进入脊髓腔形成囊肿压迫脊髓,造成运动、感觉障碍,严重者引起横截性脊髓 炎,甚至发生截瘫 。 【临床表现】 感染肺吸虫后最早出现 的是腹部症状,如腹痛、腹泻等;然后是肺部症 状,持续最久,有咳嗽、吐铁锈样痰、胸痛等,在2~72 个月后才发生脑部病 变,其症状很凶险,需要及时处理。一般可分为脑型和脊髓型两种: 1.脑型 流行区的脑型病人可多达 2%~5%,尤其以儿童及青少年多见,常 为一次或连续多次吞入大量囊蚴者。在脑中寄居的虫体破坏脑组织形成囊肿, 虫体还可游走窜行,造成多处损害,形成多发性囊肿 。如侵及基底神经节、内 囊或丘脑等部位则后果更为严重。由于病变范围多变,症状常视其侵犯脑组织 的部位和病理改变的程度而定,以头痛、癫痫及运动神经障碍较为常见,其临 床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盘水肿等,多见于早期病 人。 (2)炎症性症状,畏寒、发热、头痛、脑膜刺激症等,亦多见于早期 。 (3)刺激性症状,癫痫、头痛、视幻觉、肢体异常感觉等,多因病变接近皮 质所致。 (4)脑组织破坏症状,瘫痪、感觉消失、失语、偏盲、共济失调等。 这些症状一般出现较迟 。脑型患者在痊愈过程中脑内病变可形成钙化灶, 脑钙化灶 的发现,结合临床及 CT 等的检查结果,有助于定位诊断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