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问题吴刚平wuggp@263.net.ppt

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问题吴刚平wuggp@263.net.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理解和认识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与三级课程管理 高中校本课程的政策空间 地方的课程管理、服务与指导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扩展 在教学目标问题上:教学意识侧重于实现目标,课程意识侧重于以合理的方式实现合理的目标 在教学行为的功能上:教学意识侧重于功能最大化,课程意识侧重于功能最优化 在教学效果上:教学意识侧重于近期的外显的结果,课程意识侧重于长期的内在的基础 学校和教师层面的教学方式变革 学生的现有基础是教学的起点 学生的问题、困惑、思考、见解、兴趣、经验、感受、智慧等是教学的生长点 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是教学的重点 校本课程与活动课、选修课、兴趣小组活动 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校本课程须编写课程方案和课程纲要,不主张编制学生用书 校本课程开发的三种模式 需求主导模式:学生喜欢什么? 条件主导模式:学校能做什么? 目标主导模式:学校想要什么? 校本课程开发的五根支柱 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 发挥师生主体作用 丰富学生学习方式 考虑学校实际可能 形成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的操作程序 成立小组 需求调查 教师研讨 资源调查 教师竞标 学生选用 跟踪评价 哲学整合 动态调整 校本课程方案 学校层面的课程方案 教师层面的课程纲要 学校层面的课程方案 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依据与学校背景 包括政策依据;“支柱”情况; 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3-5项描述即可(设计与归纳) 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课程安排(课表) 校本课程的管理细则 附录:教师层面的课程纲要 …… 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内容领域(锡山中学4大类:身心健康类、生活技能类、人文素养类、科技素养类) 学生自由度(必选、限选、任选) 必选:阅读技能、英语会话、心理健康、研究性学习方法 限选:人文7、科学9、健康6、生活3 教师层面的课程纲要 课程目标陈述(3-5;ABCD) 专题、内容要点与活动安排 课程实施说明(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 考试评价说明(考核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构成等) 专题性的课程纲要案例 课程名称:感受吴文化 授课对象:高二学生 课程类型:人文素养类,任选课 教学材料:自编纲要(共18讲) 授课时间:一学期(每周1课时,共18课时) 一、课程目标、意图 1.感受吴文化(人物、歌谣、山水、语言等),提高人文素养。 2.经历研究步骤(选题、搜集、整理、利用各种吴文化资料,形成研究成果)。 3.选取有关吴文化的某个问题进行探究。 二、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 …… 第三讲 吴地人物研究之一 教学目标:描述吴地状元、杰出人物的基本特点。 教学方式:教师主讲,学生分小组讨论。 教学要点:(1)科举考试种种(童试、乡试、会试、殿试);(2)状元的由来; (3)吴地状元四特点(会元状元连元多、同门状元形成一大景观、状元 门类广而全、状元中堪称杰出的大家多);(4)吴地状元多有其源,勤奋好学是主因(勤奋苦读、经济繁荣、地理优越、藏书盛行)。 第四讲 吴地人物研究之二 教学目标: 描述泰伯首开吴文化的情况;列举无锡、苏州两地状元的基本情况。 教学方式: 学生搜集资料、信息,小组讨论,教师指点。 教学要点: 1.泰伯首开吴文化。 2.无锡地灵人又杰(无锡历史上第一位状元蒋重珍、明末状元周廷儒、修撰《康熙字典》的状元王云锦)。 3.状元辈出姑苏城(唐代“五子登科”门第状元归仁翰、兄弟状元归仁绍、父子状元归仁泽、状元归黯、明代状元吴宽、清代状元陆肯堂)。 4.查阅、搜集信息,整理和积累资料。 第五讲 吴地人物研究之三 教学目标:描述常熟、上海两地状地 的基本情况。 教学方式:学生搜集资料、信息,小 组讨论,教师指点。 组织形式:学生分小组讨论。 教学要点: 1.常熟故地名人多(宋代状元周虎、清代状元应铨、清代两朝帝师翁同和)。 2.上海状元出郊外(宋代状元卫泾、明代状元钱福、清代状元王敬铭)。 3.查阅搜集信息,整理和积累资料。 …… 第十八讲 学习总结 教学目标:总结学习情况,交流 学习吴文化的心得体会。 教学要点: 1.交流研究成果或心得。 2.相互评价 教学方式:小组讨论,教师指点。 场地设备:大教室,分5个小组活动。 学生成绩构成: 1.学生出勤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各占50%。 2.课程成绩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第。 活动性的课程纲要案例 课程名称:认识国际象棋 对象与课时:一年级;1课时╱周 课程目标:能正确走棋和吃子 教学方式:教师讲解 + 学生实战 考核方式:考勤 + 自评 授课教师:王建东 活动要点: 国际象棋漫话;棋盘和棋子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