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千岛湖生态建设与保护.doc
课程名称:城市生态与环境(2010-2011第一学期)
论文题目:千岛湖生态环境现状与生态建设
任课教师:胡忠行
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姓名:丁锡刚
班级:城市规划072
学号1引言 1
2自然环境概况 2
2.1地理位置 2
2.2地形地貌 2
2.3气候 2
3经济发展状况 3
4生态环境现状 3
4.1环境质量现状 3
4.1.1千岛湖水质情况 3
4.1.2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4
4.1.3千岛湖城镇声环境质 4
4.1.4乡镇村环境质量 4
4.2污染物排放现状 4
5生态环境安全分析 5
5.1森林资源问题 5
5.2 态环境建设劣势 5
5.3千岛湖水域主要生态问题 6
5.4千岛湖周边小流域山地丘陵主要生态问题 6
6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安全状况的对策 6
6.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做好机制保障工作 6
6.2发展生态旅游,打造休闲度假胜地 7
6.3保护生态环境,永葆青山秀水本色 7
6.4建设生态高效林业,发挥生态屏障作用 7
6.5实施科教兴县,建设淳安生态经济 7
6.6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意识 8
千岛湖生态环境现状与生态建设
丁锡刚
(浙江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金华
【摘要】作为以旅游为发展主轴的千岛湖,生态环境对其及其重要,指出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千岛湖目前的生态现状以及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千岛湖,生态环境,生态建设,存在问题,建议
1引言
生态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淳安县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如何保护生态资源,发挥生态优势,发展壮大生态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是摆在淳安县委、县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实际出发,对如何加快淳安生态县建设作些分析和思考。
2自然环境概况
2.1地理位置
淳安县地处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1′~119°20′,北纬29°11′~30°02′,东接建德市,南邻开化、常山、衢县诸县,西与安徽歙县、休宁县接壤,北靠临安市、桐庐县。全境东西长96.8公里,南北宽94.4公里,全县总面积4427平方公里。县域中东部的县城千岛湖镇距杭州、黄山各150公里。千岛湖位于淳安县内中东部,东经118°34′~119°15′,北纬29°22′~29°50′。
2.2地形地貌
淳安县的大地构造单元系扬子准地台(Ⅰ级)钱塘台褶带(Ⅱ级),地层发育良好,出露齐全,除中、下泥盆统、上二叠统、三叠系、下侏罗统、白垩系、第三系外,震旦系上墅组至新生界第四系地层均有分布,尤其以下古生界最为发育。
淳安地势四周高,中间低,由西向东倾斜,形成四周中低山逐渐向中部作用下,形成北东——西南向紧密线复式褶皱与断裂,在地貌上呈一系列北向东条带状的山地、丘陵区。丘陵区过渡的地貌形态。山脉分属于昱岭、白际山、千里岗三大山脉,多分布于东北、西北、南部边境,海拔一般在1000米左右,最高峰白马乡磨心尖1523米。山脉四周向中间逐渐低下的广大丘陵地带,海拔一般在400米以下,最低地区为汾口,平均海拔110米。在构造运动长期的外力侵蚀
2.3气候
安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灾害性天气较多,光、温、水地域差异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7℃,最低月(1月)平均气温5.8℃,最高月(7月)平均气温28.9℃,历年极端最低气温-7.6a淳C,极端最高气温41.8℃。年平均无霜期263天,平均结冻期23.4天,平均降水量1430毫米,雨日155天,平均相对湿度76%,平均日照时数1951小时,平均蒸发量1381.5毫米。多年平均风速2.1米/秒,静风频率18%。风向随季节转换,冬半年盛行东北风,夏半年多东南风,常年盛行东北风。
3经济发展状况
2002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1.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210元,三次产业结构发展为23.6∶36.5∶39.9,财政总收入2.46亿元。
2002年全县第一产业产业增加值9.8亿元,农业总产值14.1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49.07亿元。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粮食作物继续下降,经济作物增长较快,粮经比例55∶45。主要农产品为粮食、茶叶、蚕茧、油菜籽、干水果。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效益农业态势良好,品牌建设力度加大,林、牧、渔业发展良好,农业服务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