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开展校本教研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怎样开展校本教研?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纬虹 要目 一、什么是校本教研? 二、怎样开展校本教研? 三、开展校本教研的注意事项  谢谢! 一、什么是校本教研? (一)校本教研及其意义 1.校本教研是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实际教育教学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方式或制度。 (二)基本理念 1.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 2.学校是研究教育的基地 3.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 4.师生共同发展是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   (三)基本内涵 1.自我反思(研究) 校本教研的前提和基础 2.同伴互助 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 3.专业引领 校本教研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活动要点  1.基于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的研究  2.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合作  3.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效能感 二、怎样开展校本教研? (一)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 2.教研组是基本单位。 3.教师是研究主体。 4.制度是保障。 (三)优化校本教研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    真实的问题;    实际的问题;    自己的问题;    从问题到课题: 在追踪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课题 2.互助设计 集体备课 创新设计 3.行动研究 观摩与研讨 4.自我反思 成功与遗憾   5.对话分享 三、开展校本教研注意事项 (一)要提升四种力 1.领导力:(价值、思想、组织、文化) 2.执行力:(提炼问题、设计活动、组织实施) 3.引导力:(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推广应用、理论升华) 4.凝聚力:(需求、内容、形式、效果、情感) (二)变“匠人”思维为“大师”思维 重复-创造;实践-理论;单一-综合 工匠-科学-艺术;得意-得志-得道 (三)处理好校本与师本关系 (四)恰当地认识校本教研的地位、作用 1.活动过度数量化。 2.研究过度课题化。 3.引领过度专业化。 4.成果过度档次化。 5.过程过度资料化。 校长要真正确立科研校的兴办学理念,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并确保教师参加教研和培训所必需的经费投入。 要建立融汇校内外教学研究资源,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 要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 要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和保护教师的专业自主,为教师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排忧解难; 要为教师、教研人员和研究者获得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教师 要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1)对话与交流是校本教研的生命 对话是校本教研活动的主要方式。  倡导的是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共同切磋、经验分享;  营造的是自下而上、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  改变的是教师教学研究中各自为战、孤立无助的状态;  创新的是适应新课程实施的新的教研文化。 (2)对话与交流是学习化组织的一项重要标志 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的组织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目标之一。 只有当对话与交流成为学校教师们的一种精神需求,一种普遍自然的习惯和自觉行为的时候,只有当对话与交流促进了学校实际问题的解决、教师教学经验的总结和专业发展的时候,才意味着学校学习化组织和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的初步形成。 (3) 当前校本教研中的对话缺失 1.对话缺少自己的见解和思想; 2.对话缺少交流与对接; 3.对话缺少质疑和争辩; 4.对话缺乏调整和跟进; 5.对话缺乏深入和提升。 增强校本教研对话性的策略   主持者要善于发现、引发、提炼大多数教师共同关注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要让广大教师有共同的话题,有想说、可说、能说的话题,做到言之有物。   专家的专业引领要贴近教师的生活和教学的实际,既要高屋建瓴,凸显学术功底,更要深入浅出、做到通俗易懂。 教研活动既要有预设、计划和准备,更要强调即时、生成和生态。 强调观察、倾听和有针对性的质疑、讨论。 对话、交流和互动的顺利进行,既需要认同、补充与分享,也需要质疑、批判与论证;既需要求同,也需要求异。 “同意和反对的关系,肯定与补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