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 张新宇 * 《化学1》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 单元标题 主要内容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的量、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分散系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常见物质的检验、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认识原子核 特点:以研究物质需要为主线整合科学方法 * 研究物质世界 分类方法 物质的分类 模型方法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原子结构模型 常见物质的检验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实验方法 物质转化的分类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的量浓度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 物质 反应 分类 根据组成 溶液 纯净物 导电性 根据状态 根据导电 混合物 胶体 固、液、气 体积研究 分类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还原反应 从化合价角度判断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转化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根据状态 根据组成 根据性质 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还原反应 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反应条件 特点1:旧中引新,降低难度 特点2:归纳总结,适当提升 特点3:注重开放,发散思维 氧化还原反应(P5) * 从化合价角度判断 得失电子、线桥法、氧化剂和还原剂 配平 专题1 专题2 专题4 是否介绍从得失氧的角度判断? 是否可分析化合价变化产生的原因? 是否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是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强弱比较 化学2 内容安排由浅入深,突出知识的应用价值 “气体摩尔体积”(P10) * 计算 事实 原因探析 结论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建议 除了要求学生进行标准状态物质体积的计算外,还可以提供273K、1.01×106Pa以及 546K、1.01×105Pa 时氢气、氮气及二氧化碳的体积。 * 计算结果:273K、1.01×105Pa 气体体积均为22.4L, 273K、1.01×106Pa气体体积均为2.24L, 546K、1.01×105Pa时均为44.8L。 优点:(1)从定量角度说明问题;(2)掌握比较的科学方法;(3)能说明气体体积与压强、温度的关系;(4)易得出阿氏定律;(5)易说明22.4L/mol只是一个特例。 电解质的知识(13) * 电解质、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弱电解质化学平衡 专题1 专题2 化学反应原理 引入电解质概念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有无必要一步到位? 应要求到什么程度? 为什么没设计实验? 胶体(P14) * 内容 现教材(化学1) 原教材(第3册) 制法 提供,但不要求 作要求 介稳体系 知道,不要求解释 不要求 渗透 不作要求 不透过半透膜 丁达尔现象 要求 要求 沉降 要求 要求 电泳 不要求 要求 内容选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 研究方法 分离与提纯 固-液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常见质的检验 液液 离子的检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不混溶 混溶 混溶 不混溶 过滤 蒸发 蒸馏 萃取 分液 物质提纯的两种途径(P18) * 学生问题解决的难点在哪儿? 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为什么选择这两个实验? (1)从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中提取硝酸钾; (2)从含有少量氯化镁及泥沙的粗盐中提取氯化钠。 常见离子的检验(P21) (1)主要涉及Na+、K+、 NH4+等阳离子及Cl- 、 SO42-、 CO32-等阴离子的检验方法。 (2)既是对初中内容的复习( NH4+ 、 CO32- ),同时又是提升( Na+、K+、 Cl- 、 SO42- )。 (3)可以提供缺乏标签的溶液,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总结离子的检验方法。 (4)关于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一般是先加稀盐酸,再加氯化钡溶液,但由于学生在初学阶段,只要求掌握用酸性氯化钡溶液检验即可。 * 本部分化学计算的要求(P25) * 物质的量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微粒数 气体体积 质量 物质的量浓度 为什么引入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降低教学的难度?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 原子结构 原子核 质子 核外电子 中子 核外电子与元素性质的有关系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P27) * 古典原子论 道尔顿 汤姆生 卢瑟福 物质由微粒构成 原子实心球模型 葡萄干面包模型 行星模型 玻尔 分层排布模型 量子力学 s、p、d、f 关注科学的模型方法 关注模型得出的探究过程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 单元标题 主要内容 氯、溴 、碘及其化合物 氯气的生产原理、氯气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溴、碘的提取 钠、镁及其化合物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离子反应、镁的提取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