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的类型特征与防控对策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犯罪的类型特征与防控对策研究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4~28页                                           网络犯罪的类型、特征与防控对策研究 马进保 袁广林 (1.广东商法学院法律系,广东 广州 510320; 2.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河南 郑州 450053) [摘 要]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计算机网络犯罪是伴随着电子计算机与因特网技术(包括内存数据与程序)安全的犯罪行为。”[1]这一 一、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种类 概括计算机网络犯罪的诸多表现形式,可以将其划 (一)非法侵入型犯罪 所谓非法侵入是指行为人对无权进入的计算机网络1998年一名以色列“分析家”侵入美国五角大楼的非保密2003年1月25日,因黑客攻击造成因特网“大塞1.3万台自动 (二)破坏型犯罪 此类犯罪表现为行为人出于某种动机,故意利用损2005年6月7日,英国警方将“世界头号电脑黑客”客加里·麦金2001年至2002年,在伦敦对美国10亿美元。[2]美国70年监禁。 非法占有公私财产是侵财型犯罪的共同特点。而这1999年石家庄证券公司电脑清算员刘某,偶然发现8.9万股,又于下午以涨停板价格全部30余万元,然而,却给该证券公司造成300 (四)盗用服务功能犯罪 该类犯罪的特点是,无权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者擅自一是窃取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保护口令 (五)滥用型犯罪 此类犯罪属于有使用权的人违规操作,在计算机网络 (六)利用型犯罪 不法分子利用计算机网络作为犯罪手段,非法侵入重2002年英国媒体报道,数名电脑黑客利用计算机网络“劫持”了该国的一颗军用卫星,并随即向英国政府发出交缴巨额赎金的指令,否则就要将该卫星变成空中废铁。 此外,还有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洗钱、走私、恐吓、侮400余人,赌l0多亿元。[3] 根据计算机网络信息和传输手段的虚拟性,我们可以 (一)犯罪范围的广地域性 由于计算机网络所具有的超时空特点,犯罪分子可以 (二)犯罪过程的隐蔽性 隐蔽性是犯罪行为的共同特点,而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多个国家和地区,上 (三)犯罪手段的智能性 计算机网络犯罪是伴随着现代高科技因特网的出现[4]美65.8%,而且计算机知识越高,作案的手 (四)犯罪形式的多样化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出现虽然只有十多年的历史,但是(诸如揭),此类罪 (五)犯罪主体的特殊性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朝阳产业,具有这方面知识并掌握岁以下的占整个犯罪人数的比例1989年69.9%,1996年是73.2%,2003年是75.8%,其18岁。其次是犯罪主体多为内部管理78%。其三是犯罪心理的偏执性。计算机网络黑 (六)犯罪目标的集中性 就已经破获的犯罪案件来看,作案人主要是为了非法 (七)犯罪行为的连续性 相当高的重复性是该类犯罪的最突出特点。首先,由 (八)犯罪危害的严重性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严重危害性是传统型犯罪所无法Equity funding欺诈案涉及金额达20亿美元,而Rifkin1200万美元,其危害之大,可见一斑。从社会[5]而且随着全社会对于计算机网络依赖性的增加及其 (九)侦查取证的困难性 由于计算机网络数据的隐含性和传输系统的虚拟性,[6]受这些因素的制约,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发现和侦 导致侦查取证难的另一个原因是大部分罪行发生于 三、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防控对策 计算机网络犯罪虽然与高科技的发展与应用有关,但是其产生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政治、管理体制方面的因素,也存在对高科技本身的规律性认识不够的问题。进入21世纪后,信息安全问题被提升到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高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经 (一)建章立制,强化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管理 一项研究表明,发生在经济部门的此类犯罪多是由那 (二)用技术手段堵塞漏洞,以减少犯罪诱因 高科技犯罪必须用高科技手段来预防。目前,从技E-mail或用户下载的小程序进行 (三)完善立法,确保网络安全和有效惩治网络犯罪 健全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法律体系是有效预罪的重要措施之一。首先应尽快制定计算机安全保护法,来明确政府、计算机网络主管部门和用户对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权利和义务,把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其次,应根据需要增设新罪名。在现行刑法对秘密窃取计算机网络数据以及无权访问者擅自使用网络服务的行为尚无确定相应罪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