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的
过敏性休克
武警医院急诊科 张斌奕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概念
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触发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过敏性反应,多突然发生且严重程度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昆虫刺伤及服用某些药品(特别是含青霉素的药品)是最常引发过敏性休克的原因,某些食物(如花生、贝类、蛋和牛奶)也会引起严重过敏性反应。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发病机理
绝大多数的过敏性休克属Ⅰ型变态反应。
主要机制是过敏原触发人体组织中的肥大细胞集中释放组织胺等炎性介质,这些炎性介质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支气管痉挛。血管中35%的液体可在10分钟之内迅速渗透到血管外组织,引起皮肤水肿、喉头水肿、肺水肿、支气管痉挛,大量的液体渗透到血管外可使全身血容量骤降,引起血压下降。过敏性休克致死的原因主要是急性呼吸道阻塞(59%),其次是循环系统衰竭(15%)
过敏性休克可在几分钟内从最初轻微的皮肤症状迅速发展至死亡。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常见过敏原
1、食物:牛奶,鸡蛋,鱼,种子和坚果(花生,巴西坚果,杏仁,榛子,开心果,松子坚果,腰果,芝麻,葵花籽,棉籽)。香蕉,荞麦,猕猴桃,芥末,花斑豆,土豆,水稻。美国有300万人对花生过敏,每年因食物过敏诱发死亡150-200人。
2、毒液或唾液:火蚁、蜜蜂、黄蜂、海蜇等。
3、药物:
(1) 抗生素: 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氯霉素(包括氯霉素眼液)、环丙沙星、两性霉素B等。
(2)非甾体抗炎类药物:阿司匹林等。
(3)某些中药注射剂:鱼腥草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等。中药注射液引发的过敏性休克死亡数据不详,隐藏的危机巨大。
4、 放射造影剂:
5、血制品:全血、血浆、免疫球蛋白、冷沉淀等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过敏性休克症状体征及发生率:
荨麻疹、血管性水肿 88%
呼吸困难、哮喘 47%
头晕、晕厥、低血压 33%
恶心、呕吐、腹泻,、腹部绞痛 30%
面红 46%
上呼吸道水肿 56%
头痛 15%
胸骨后疼痛 6%
无疹性瘙痒 4.5%
癫痫发作 1.5%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过敏性休克的特点
过敏性休克
属Ⅰ型变态反应,
发生率约为5~15次/10万人
特点是危险性大、
一般呈闪电样发生,
5%患者于给药后5分钟内出现症状,
10%出现于半小时以后,
既可发生于皮内试验过程中,
也可发生于初次注射时,
也有极少数患者发生于连续用药的过程中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特点
两大特点:
其一是休克表现,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四肢湿冷、发绀,烦躁不安、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血压迅速下降乃至测不出,脉搏消失,最终导致心跳停止;
其二是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伴有一些过敏相关的症状。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诊断依据
本病发生很快,因此必须及时作出诊断。凡在接受(尤其是注射后)抗原性物质或某种药物、或蜂类叮咬后立即发生全身反应,而又难以药品本身的药理作用解释时,应马上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