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照相机工作原理.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二、照相机的结构 镜头 光圈 快门 调焦器 取景器 机身 三、镜头 作用:成像 结构:透镜组、光圈、镜头筒 透镜片数和组数的多少决定镜头质量 镜头的焦距(Focal Length) 与成像大小成正比 与视场角大小成反比 与景深大小成反比 与透视感的强弱成反比 与反差成反比 镜头的种类 a、标准镜头 焦距接近或等于照相机所拍摄的底片画幅对角线长度 135相机标准镜头f=40~60mm 画面景物透视关系符合人眼视觉习惯 b、广角镜头 焦距比标准镜头短:28mm、35mm 视场角大,适宜于大场面拍摄 景深大 透视感大 容易变形,不适宜拍人像 c、远摄(望远)镜头 焦距比标准镜头长 视场角小,成像大,适宜于拍摄难以接近的物体 景深小,突出主体 变形小 透视感弱 d、变焦距镜头 焦距在预定范围内可以改变 变焦比:最长焦距与最短焦距之比 28-80mm,80-200mm 变焦方式 转环式:风光、静物、人像 推拉式:新闻、体育、抓拍 4、镜头的标识 镜头属性:镜头的卡口、类别 焦距参数:镜头的焦距范围 光圈参数:镜头的最大光圈系数 所具特点:镜头所采用的技术等 版本序号:镜头属于第几代 四、光圈 多片金属叶片组成,装在镜头透镜中间 利用张合进光孔的大小,控制进光照度 光圈系数 各级光圈大小的数字(f/):焦距与光孔直径的比值 光圈系数越小,光圈越大,到达底片的光线越多 邻刻度的进光量相差1倍 光圈的作用 控制曝光量 控制景深 影响成像质量 五、快门 利用开启时间长短控制进光时间 B、T、1、2、4、8、15、30、60、125、250、500、1000 相邻两档快门的曝光量相差1倍 1、快门的作用 控制曝光量 抓取瞬间动作使物体成像清晰或模糊 2、快门的分类 a、镜间快门 快门开闭声小,震动小 闪光同步的速度不受限制 快门速度不够快 镜头不能更换 胶卷边缘与中间曝光量有差异 b、帘幕快门 镜头不包括快门,比较便宜 速度较高 闪光同步速度低 拍摄快速动体易变形 c、电子快门 由电磁铁或微型马达带动,以电池作为能源,自动控制测光和曝光。 没有震动和噪音,快门速度调节范围大,没有机械性误差。 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差。 六、测距调焦器 保证感光片所记录的影像取得清晰的效果。 调节摄影镜头与感光片之间的距离,使像平面落在感光片表面上。 手动 毛(磨砂)玻璃式 微棱镜式 裂像(截影)式 双影重叠(叠影、重影)式 距离刻度式 自动 七、取景器 单镜头反光式 平视旁轴 双镜头反光式 液晶(LCD) 1、单镜头反光式 2、平视旁轴 3、双镜头反光式 4、液晶(LCD)—数码 八、输片装置 电动式:由微型马达驱动卷片机构工作,输片速度较快 发条式:机械动力来自弹簧发条,其储存的能量可连续多次进行自动卷片 手动式:与快门上弦机构连动 九、机身(暗箱) 隔绝外界光线进入机内,保护感光片不感光。 塑料、轻金属 耐震、不变形、质轻、不漏光 * * 定焦距镜头 变焦距镜头 标准镜头 广角(短焦距)镜头 远摄(长焦距)镜头 36mm 24mm 43mm 机械快门 电子快门 中心快门 焦平面快门 帘幕快门 钢片快门 镜间快门 镜后快门 选取景物范围并确定画面构图格局 *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