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教程第十二章细胞核.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细胞生物学教程第十二章细胞核

1781年 Trontana发现于鱼类细胞; 1831年,Brown发现于植物。 大小:植物1~4μm,动物10μm。常以核质比来估算核的大小。正常细胞NP≈0.5,分裂期细胞NP0.5,衰老细胞NP0.5。 形状:圆形,胚乳细胞(网状)蝶类丝腺细胞(分支状)。 位置:细胞中央 ,成熟植物细胞的边缘。 数目:通常一个,成熟的筛管和红细胞(0)、肝细胞、心肌细胞(1-2)、破骨细胞(6~50)、骨骼肌细胞(数百)、植物毡绒层细胞(2~4)。 结构:①核被膜、②核仁、③核基质、④染色质、⑤核纤层。 功能:①遗传、②发育。 Nucleus structure 第一节 核被膜 Nuclear envelope 一、核被膜是双层膜结构 构成:①内核膜(inner nuclear membrane)②外核膜(outer nuclear membrane)③核周隙(perinuclear space) 外核膜:内质网的一部分,胞质面附有核糖体。 核周隙:宽20~40nm,与内质网腔相通。 核纤层:位于内核膜的内表面的纤维网络,可支持核膜,并与染色质及核骨架相连。 核纤层由核纤肽(lamin)构成,核纤肽一类中间纤维,分为A、B两型。作用: 1.保持核的形态: 2.参与染色质和核的组装:核纤层在细胞分裂时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在间期核中,核纤层提供了染色质(异染色质)在核周边锚定的位点。在前期结束时,核纤层被磷酸化,核膜解体。其中B型核纤肽与核膜残余小泡结合,A型溶于胞质中。在分裂末期,核纤肽去磷酸化重新组装,介导了核膜的重建。 Lamins Cytoplasmic face cytoplasmic particles Nuclear face basket inner complex 二、核孔是物质运输的通道 核孔由至少50种不同的蛋白质(nucleoporin)构成,称为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NPC)。 一般哺乳动物细胞平均有3000个核孔。 细胞核活动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多,反之较少。 在电镜下观察,核孔是呈圆形或八角形,现在一般认为其结构如fish-trap。 The Nuclear Pore 三、通过核孔的物质运输与信号序列有关 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引导蛋白质进入细胞核的一段信号序列。受体为importin。 第一个被确定的NLS是病毒SV40的T抗原,序列为:pro-pro-lys-lys-lys-Arg-Lys-val。 NLS对连接的蛋白质无特殊要求,完成输入后不被切除。 核输出信号(nuclear export signal, NES),引导RNP输出细胞核,受体为exportin。 Ran蛋白,一类G蛋白,调节货物复合体的解体或形成。 第二节、染色体 1848年,Hofmeister发现于鸭跖草的小孢子母细胞。 1888年,Waldeyer提出Chromosome。 1879年,W. Flemming提出Chromatin。 一、染色质的化学组成 组成: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少量RNA 比例:1:1:(1-1.5):0.05。 (一)DNA 3种序列:①单一序列;②中度重复序列(101~5);③高度重复序列(105)。 3种构像:①B-DNA、②Z-DNA、③A-DNA。 3种基本元素: ①自主复制序列(ARS),是DNA复制的起点。 ②着丝粒序列(CEN) ,含α卫星DNA。 ③端粒序列(TEL)。 酵母人工染色体(YAC ):含上述3种成分,用于转基因。 Three DNA conformations (二)组蛋白 带正电荷,含Arg,Lys,属碱性蛋白,共5种,分为: 核心组蛋白(core histone):H2A、H2B、H3、H4; 连接组蛋白(linker histone):H1。 结构:高度保守,尤其是H4。 核心组蛋白由球形部和尾部构成,球形部借Arg与磷酸二脂骨架间的静电作用使DNA分子缠绕在组蛋白核心上,形成核小体,尾部含有大量Arg和Lys,为组蛋白转译后进行修饰的部位。 H1多样性,具有属(genus)和组织特异性。 (三)非组蛋白 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 特性: 含有较多天冬氨酸、谷氨酸,带负电荷,属酸性蛋白质。 整个细胞周期都进行合成,组蛋白只在S期合成。 能识别特异的DNA序列,识别与结合籍氢键和离子键。 功能:帮助DNA折叠;协助DNA复制;调节基因表达。 二、染色质的结构 人体的一个细胞核中有23对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的DNA双螺旋若伸展开,平均长为5cm,核内全部DNA连结起来约1.7~2.0m。 二、从DNA到染色体 核小体(nucleosome):一种串珠状结构,由核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