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高考历史预测系列试题:选作题.doc
2010年高考预测系列试题
【历史】高考预测试题(02)·选作题
适用:新课标地区
预测题01(考点——中国古代农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隋唐时期,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当今赋出天下,江南十居九”,“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之计,仰于东南。”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材料二 明清时期,太湖平原一带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转变,棉花和蚕桑经济作物在广大农村产业中占很大比例,粮食作物反而退居次要地位。太湖平原所需粮食当地往往不能自给,这时太湖平原已由原来的粮食输出地变为粮食输入地。康熙皇帝明确指出:“江浙百姓,全赖湖广米粟。”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4分)
(2)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江南地区由粮食输出地变为粮食输入地的原因。(2分)
答案要点及解析:
(1)主要原因: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劳动力的南迁;生产工具的改进;耕地面积的扩大;社会环境安定。(每点1分,任意四点4分)(解析:从经济、人口、生产力、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分析隋朝时期江南地区在为全国经济中心的原因)
(2)特点:粮食基地变为粮食短缺地区;农作物种植种类发生变化;经济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每点2分,任意二点4分)(解析: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角度出发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经济的特点)
(3)原因: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或答为“粮食作物比例减少,经济作物比例增大”,也可给2分)(解析:上题反映的特点,本质上就是从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预测题02(考点——中国古代对外贸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
——《中国古代经济史纲》
材料二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对外贸易的有益之处。(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禁政策的原因(2分)及其危害(6分)。
答案要点及解析:
(1)有益之处:①互通有无;②增加居民收人;③稳定社会秩序。(2分)(解析: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秩序等角度分析对外贸易的益处)
(2)原因:自然经济为主;防止沿海居民与外敌联系,形成海患。(2分)(解析:从经济基础和政治形势分析“海禁”政策相关原因)
危害:阻隔中外贸易;造成人民贫苦和社会不安;沿海港口城市走向衰落;影响商品经济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4分。分项危害答对2点即可给4分)(解析:从“海禁”阻隔贸易造成的“民穷”、“城衰”、“资萌不长”等连锁反应角度答题)是导致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之一。(总体危害,2分)(解析:先分后总,最后归纳“海禁”政策对中国社会的总体危害)
预测题03(考点——中国古代商业和城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里坊,或称里、坊,是我国古代城市的基层居住单位。早在先秦时期,即已存在。《诗?郑风?将仲子》有“将仲子兮,无逾我里”之句,毛传曰“里,居也”。西汉长安城,则划分为160里,且“室居栉比,门巷修直”。此后,里坊制度日益完备,至隋唐长安城达到鼎盛。这时,在城市结构上,里坊整齐划一,“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诸坊“棋布栉比,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未之有也”。在市民生活上,实行严格的“夜禁”制度,即“昏而闭,五更而启”。对于“诸犯夜者,笞二十”,甚至曾出现“中使郭里曼酒醉犯夜,杖杀之”的现象。朱熹对唐代的里坊制度甚为赞赏,说:“唐宫殿制度正当甚好,居民在墙内,官街皆用墙,民出入处皆有坊门,坊中甚安”。
材料二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五月,下发“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毁拆”的诏令。唐德宗贞元四年(788)二月,再次下诏:“京城内庄宅使界诸街坊墙,有破坏。宜令取两税钱和雇工匠修筑”。唐文宗太和五年(831)有左右巡使上奏说,长安坊门“或鼓未动即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唐末的长安崇仁坊,更是“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
材料三 宋东京城以“南河北市”的街市最为繁盛。“南河”主要是指沿汴河一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7年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用书勘误表(一).doc
- 2008 学年第一学期 - 机械工程学院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pdf
- 2008 年初江南冻雨过程的湿大气锋生 - science china press.pdf
- 2008年第9期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doc
- 2008年答案.doc
- 2008级工程硕士第二学期课表.doc
- 2009 绿建筑示范基地试办参访活动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 ... - 绿建筑标章.pdf
- 20090505161138140迎世博.ppt.ppt
- 2009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程硕士专业课考试大纲 - 大连理工大学 ....doc
- 2009年新的变化.ppt
- 2011201135-水泥回转窑预热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 天津大学研究生e ....doc
- 2011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 - semi大半导体产业网.pdf
- 2011年4月一类助学课程表.doc.doc
- 2011年东北地方太平洋冲地震における超高层建筑の强震观测と地震 ....ppt
- 2011年全国青年棒球锦标赛竞赛规程.doc
- 2011年商品归类决定.doc
- 2011年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 华东理工大学信息门户.doc
- 2011年度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doc - 珠海市科技和工业信息 ....doc
- 2011年第三届亚太地区形式化方法暑期学校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
- 2011高考功能动量经典题选.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