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姓名:甘 晨 学号:2015210013 导师:谢守红 ;一、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的背景 二、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 三、如何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一、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的背景; 在发达经济世界,“新常态”可概括为“一低两高”,即低增长、高失业和高债务。无论美国,还是欧洲和日本,概莫能外。经过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欧美经济持续20多年相对稳定繁荣的“大稳定”,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使西方思想界深刻反思。“新常态”正是反思结果之一。   如今,危机爆发已经八年,世界经济发展呈现新的复杂情况。按照???尔-埃里安的最新观点,虽然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但是美国经济增速放缓、高失业率和政府债务高涨的“新常态”并未结束。更有悲观者,如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认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停滞可能成为新常态。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成因——潜在增长率   潜在增长率是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在各种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和充分利用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经济增长率。 潜在增长率是理想状态下的增长率,GDP增速往往围绕潜在增长率合理波动。 ;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潜在增长率下降将成必然趋势   这是因为,潜在增长率主要由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决定。 从劳动投入看,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第一次出现绝对下降,专家预测从2010年至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2900多万人,这意味着全社会劳动投入增长将逐步放缓。 从资本投入看,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另一面,是被抚养人口增加,抚养支出上升,过去我国人口负担轻,可以维持高储蓄率,从而带来高投资,今后随着储蓄率的下降,可用于投资的资本增长也将放缓。而代表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也难以大幅提高。; 潜在增长率下降是个不争的事实,更何况,当一个经济体成长起来后,总量和基数变大,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其绝对值要比过去大很多,所以维持“永动机”式的长期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 2013年我国GDP增速虽然只有7.7%,但GDP增量(568845-519322=49523亿人民币≈8118亿美元 )已相当于1994年全年GDP总量(48197亿人民币≈ 5592亿美元),也超过名列世界第17位的土耳其的GDP总量。; 从速度层面看,由于潜在增长率下降、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中国经济“做不到”、“受不了”像过去那样高速增长,必然会换挡回落。; 从结构层面看,随着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耗费资本、土地等要素较多、能耗较高、污染较大的一二产业比重将下降,较少依赖资本、土地等要素、消耗较低的服务业将驶入发展快车道,从而带来产业结构的优化。 由于劳动力、资源等制造业成本上涨,出口竞争力减弱,由于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和储蓄率降低,投资能力也将降低,而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社会保障完善,消费需求将持续较快增长,从而带来需求结构的优化。; 当东部土地稀缺、劳动力匮乏后,相关产业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区域结构 。而城镇化提速、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城乡结构。 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上越来越成为“稀缺品”,而在服务业占主导的经济结构中,人力资源更为重要,这些因素都将推动劳动工资提高、收入分配结构优化。; 从动力层面看,过去,低廉的生产要素价格成为驱动中国这一“世界工厂”快速运转的重要动力,时至今日,这些要素价格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倒逼中国经济转向创新驱动。 从风险层面看,风险显性化并非经济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因为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很多原来在高速增长期被掩盖的风险开始暴露出来。; 2012——2014年来的中国经济数据显示,GDP增速从2012年起开始回落,2012年、2013年、2014年上半年增速分别为7.7%、7.7%、7.4%,告别过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 新常态下,“企业的日子不好过了”。1998年至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速高达35.6%,而到2013年,这一增速降至12.2%,今年1至5月仅为5.8%。;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以新常态来判断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战略高度,表明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正在对宏观政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