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写本部分展品介绍.PDFVIP

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写本部分展品介绍.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写本部分展品介绍

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写本部分展品介绍 雕板印刷术成熟以前,中国古代典籍大多以写本形式传播。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我们称之为 “写本时 代”。我国写本时代保存下来的书籍很少,主要有敦煌遗书、吐鲁番文书、少量内地传世或考古发现的典籍。 敦煌遗书于 1900 年 6 月 2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在我国甘肃省敦煌县东南莫高窟发现。 发现人王圆箓 (1849—1917),湖北麻城人,清光绪年间在河西地区当兵。离军后,受戒为道士,长期住在莫高 窟藏经洞,时时募化银两,用以修缮洞窟。22 日这天,他和募工在清理第 16 窟甬道的时候,发现甬道墙壁中 空。经尝试挖掘,发现一个隐藏的洞窟。在这个封闭的洞窟内,装满 4 至 11 世纪间文献,其中 90%以上为佛教 典籍,另外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历史、宗教、科技等多方面。类型包括了写本、刻印本、捺印本、 拓印本。语种包括汉文、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粟特文等。时代跨越南北朝、隋唐、吐蕃统治时期 (786 —848)、归义军统治时期 (唐末至北宋初)。学术界初期在描述这些新发现的古代遗存物的时候,统称为敦煌遗 书,沿用至今。 藏经洞的发现,轰动了海内外。消息传开后,英、法、俄、美、日等国所谓 “探险家”闻讯而来,采用不 正当手段,将大量敦煌遗书、绢丝织品及壁画雕塑掠运国外。1910 年,清学部命甘肃学台将藏经洞内所有遗存 “悉数运京”。解运途中,又被监守自盗,敦煌遗书再次遭劫。 敦煌遗书的数量,据学术界初步统计 (仅以汉文统计,其他文种数量尚待公布整理),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 1.6 万余号;中国其他散藏单位 3 千余号;英国 1.4 万余号;法国 4 千余号;俄罗斯 1.9 万余号; 日本 2000 号不到;印度、西欧、北美有少量收藏。以上全部数量相加,不到 6 万号,其中包括大量的撕损、断裂的残片; 如果将有关残片相缀合,敦煌遗书的总数约 3 万件。 吐鲁番位于新疆天山东部,历史上的吐鲁番盆地一直是丝绸北路的交通枢纽。两千多年以来,汉人、车师 人、粟特人、突厥人、吐谷浑人、回鹘人在此定居生活,保留下来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特别是大量文字记录 和古代纸质文书。19 至 20 世纪初,英国、德国、日本、俄国等外国 “探险队”,以非法手段在我国新疆的吐鲁 番、吉木萨尔、哈密等地区大肆考古挖掘,获得不少纸本官方或民间文件,包括牒文、契约等,学术界称这批 资料为吐鲁番文书。 吐鲁番文书记录了古代先民们的各种活动和思维,也记录了历代官府在这里的施政政策和其行政运转,沉 淀了一千多年来丰厚的中华古代文明,也渗透了不少外来文化的因素。吐鲁番文书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历史 文化遗产。吐鲁番文书的发现,推动了学术界对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的研究,丰富了我国古代历史研究 的资料,极大地促进了国际丝绸之路的研究。 自古以来,官府与民间都重视典籍文献的收藏与保护,一些古写本因此得以保存。近代以来,考古工作者 陆续发现了一些古写本,比如在山西曲沃发现的唐末五代写本,使我们得见当时中原写本的风貌。 本次展览陈列的写本,是全国范围内征选的具有特别重要文献或文物价值的典籍,均为第一批入选 《全国 珍贵古籍名录》者,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书写风格不同,装帧形式多样,这些展品展示了我国写本时代典籍 的发展变化。 00136 诸佛要集经 (西晋)释竺法护译 西晋元康六年 (296)写本 旅顺博物馆 存残片十二件 20 世纪初,日本西本愿寺长老大谷光瑞组成大谷探险队,于 1909 年和 1910 年两次在吐鲁番大肆盗挖。这 些文书大多被运往日本,只有一小部分因故留在了大连旅顺,现藏旅顺博物馆。学术界通称这些文书为 “大谷 文书”。大谷文书被运往日本后,大谷探险队组织人员对文书进行整理和研究,随后编辑了 《西域考古图谱》, 于 1915 年由日本国华社出版,出版后引起世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就著录了汉文佛经残片 《诸佛要集经》, 该残片共存字 24 行,行 16-18 字不等,为《诸佛要集经》卷尾部分,前 18 行是经文,后 4 行是题记。遗憾的 是,该残片在 《西域考古图谱》出版后不久佚失,现仅存照片。2003 年至 2006 年,由旅顺博物馆与日本龙谷 大学共同对该馆馆藏吐鲁番汉文佛经残片进行整理和研究时,再次发现了 《诸佛要集经》写本残片,经学者考 订,两次发现的残片属同一写本,其文体、大小一致。 该残卷是研究早期佛教传播、佛经形态、纸张、书法等的珍贵实物。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