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制剂类免疫增强剂
1
生物制剂类免疫增强剂
安全性的循证评价
胡志强张伶俐黄亮全淑燕 向桐煜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药学部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循证药学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2
内容
背景
目的
方法
结果
结论
3
背景
定义
单独或与抗原同时使用时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应答的物质
用途
15大类(ICD-10)
恶性肿瘤、 感染相关性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
种类
微生物制剂 (卡介苗)
生物制剂 (干扰素、胸腺肽类、免疫球蛋白)
化学合成小分子 (匹多莫德)
中草药制剂 (香菇多糖、黄芪多糖)
Source: 刘晓攻, 沈金芳. 免疫增强剂的分类介绍及评价.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07, 16(3): 145. 2康洽福, 周灵,
商姗. 医疗保险住院患者免疫增强剂应用分析. 中国药房, 2012, (26):2409-2411.
4
生物制剂类药物使用现状
用药金额大
免疫增强剂占抗肿瘤用药总金额27%
生物制剂类占总免疫增强剂用药金额一半以上
Source: 1. 叶倩倩. 某医院免疫增强剂的应用现状及合理性评价. 中南大学, 2013 2.刘蔚.
2010年至2012年医院免疫增强药物用药分析. 中国药业, 2015, (3) :43-45.
5
不合理用药率高
• 国内:
免疫增强剂不合格用药率:33.7%
胸腺肽、白介素、核糖核酸、注射用免疫球蛋白
胸腺肽不合格用药率高达:96.9
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
用药剂量:28.5% (胸腺肽)
无指征用药 : 15.6% (IVIG)
Source: 叶倩倩. 某医院免疫增强剂的应用现状及合理性评价. 中南大学, 2013
6
• 美国:
IVIG 超说明书适应症使用:153种
根据指南推荐情况评价
不推荐:0分
有潜在利处:1分
可推荐:2分
结果显示:
平均分高于1.5分适应症仅34种 (22%)
Source: Leong H, Stachnik J, Bonk M E, et al. Unlabeled uses of 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 Am J Health
Syst Pharm, 2008, 65(19):1815-1824.
7
目的
评价生物制剂类免疫增强剂安全性
方法
研究思路
针对问题,查证用证
各国ADR监测网站、文献数据库,获取不良反应通报数据
及证据
针对问题,创证用证
若未直接获取ADR发生率证据,开展系统评价
8
生物制剂类免疫增强剂安全性循证评价
检索文献数据库 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