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部分种类的Cytb基因序列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学研究.PDFVIP

蝗虫部分种类的Cytb基因序列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学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蝗虫部分种类的Cytb基因序列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学研究

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网络版) 2008 年 7 月,第 6 卷,第 4 期 Science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Online Jul. 2008 ,Vol.6 ,No.4 蝗虫部分种类的 Cyt b 基因序列多样性及 分子系统学研究 张宏杰,霍科科 (陕西理工学院 / 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陕西 汉中 723000 ) 摘 要:用线粒体基因组(mtDNA )的细胞色素b (cyt b )部分序列作为分子标记,探讨了蝗虫遗传 多样性及系统进化关系,为解决该类群系统分类中的一些争议问题提供 DNA 分子水平的证据。26 个 cyt b 基因部分序列经 MEGA2 软件统计,不同序列对位排列比较它们之间的变异率(P 距离),结果 发现蝗虫种内变异率最小,为 0~0.7% ,同属不同种间的变异率为0.68%~0.71% ,所有序列之间的变异 率最大为 26.4% 。基于 Kimura 双参数模型,用最大简约法(MP )重建系统发生树,结果支持 Daniel Otte 的分类系统。 关 键 词:蝗虫;Cyt b;多样性;系统进化 中图分类号:Q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4X(2008)0359-06 蝗虫属于直翅目的一个亚目(Caelifera )或总科(Acrididoidea )。广义的蝗虫指蝗亚目(Caelifera ), 包括蝗总科(狭义的蝗虫)、蚱和蜢(短角蝗)。传统的分类系统主要依据蝗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解剖 特征为依据,人为地将蝗虫划分为不同的类群,主要目的是为了识别不同的种类和类群,为生产实践服务。 代表性的分类系统包括 Handlirsh (1930)和 Ander (1939)的分类系统、俄国昆虫学家 Bey-Bienko 和 Mischenko 的分类系统、Uvarov B. 、 Harz K. 分类系统、Dirsh V. M. 分类系统、印象初分类系统、Kevan [12-14] D. K. 分类系统、夏凯龄等分类系统,各个系统之间均有差异 。 近年来,分子系统学主要依据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或蛋白质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多态性为依据,探讨 各个类群间的亲缘关系。核苷酸序列的研究以线粒体的 DNA 序列研究最多。动物线粒体 DNA (mtDNA ) 具有严格的母系遗传和突变率高等特点,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研究物种进化的遗传标记,已成功用于解决 许多脊椎动物及昆虫的系统发生关系的研究[1-4] 。在mtDNA 中,Cyt b 为蛋白质编码基因,进化速度适中、 序列变异较丰富,适合研究从种内到种间甚至科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该基因序列作为系统分类指标,已广 [5-11] 泛用于建立了生物系统进化树 。 Hugh Rowell 和 Paul Flook ,Daniel Otte 利用蝗虫部分种类的 mtDNA 序列研究建立了各自分类系统 [13-14] 。现以线粒体基因组(mtDNA )的细胞色素b (cyt b )部分序列为依据,探讨蝗虫遗传多样性,为解 决该类群系统分类中的一些争议问题提供 DNA 分子水平的证据。 1 材料方法 1.1 样品材料 实验所用标本均为风干标本,采自陕西省的秦巴山区(见表1)。表1同时给出研究种类分别在美国学者Danie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08-01-18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4JS33 ) 审 稿 人:于海丽,女,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 Otte和中国学者夏凯龄分类系统中的分类归属。 1.2 方 法 l.2.l 总 DNA 提取 每一样品干标本的胸部肌肉组织(稻蝗取后足股节肌肉)约 0.1 g,采用 SDS /蛋白 酶 K 消化,酚/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