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疗法律法规的
医疗法律法规;第一部分 法律
第二部分 行政法规
第三部分 部门规章;第一部分 法律;第二部分 行政法规; 第三部分 部门规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2002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迄今为止,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这个概念运行了近9年时间。2010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侵权责任法》,将医疗事故名词替换为医疗损害。;(一)医疗事故的概念:;医务人员定义;医疗事故的五大构成要点:;2、有违法(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
规、部门规章)、违规(诊疗护
理规范、常规)事实。 患者有人身损害的后果(这个后果不单纯指造成的最后的损害结果,也指医疗活动中不应该出现的损害,即使后期采取补偿措施挽救 ,没有损害后果。;3、患者有人身损害的后果4、因果关系(医疗过失行为——损害后果)5、过失而非故意;(二)医疗事故等级分类;(三)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四) 医疗事故赔偿项目;医疗费
误工费
住院伙食补助费
陪护费
残疾生活补助费
残疾用具费
丧葬费
被扶养人生活费
交通费
住宿费
精神损害抚慰金
;(五)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六) 处罚;(1)未如实告知患者病情、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的;
(2)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为患者提供复印或者复印病历资料的服务的;
(3)未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和妥善保管病历资料的;
(4)未在规定时间内补记抢救工作病历内容的;;(5)未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封存、保存和启封病历资料和实物的;
(6)未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的;
(7)未制定有关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预案的;;(8)未在规定时间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
(9)未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事故的;
(10)未按照规定进行尸检和保存、处理尸体的。;(七)医疗事故争议受理、 鉴定及事故分布情况;医疗事故争议受理、鉴定及事故地区分布表;医疗事故主要学科分布表;医疗事故主要学科分布表;医疗事故主要学科分布表;医疗事故等级分布表;(八)引发医疗事故的原因分析;一、医院管理欠严谨:
⑴病历文书管理:如病历中无临产记录和产程图;术前谈话无患者本人签字(清醒患者)、术中口头交待病情未确认签字;危(重)患者无书面通知;患者拒做检查无病程记录;基层医院无门诊病历等。
⑵术中、术后未取标本做病检。;⑶术前谈话解释不仔细、沟通不够。
⑷转诊制度把握不恰当:不能转诊的转诊治疗;拖延病情,转诊不及时或不就近转诊等。
⑸医院本身超范围手术,导致严重医疗事故。
;二、医务工作人员责任心的缺乏:;三、手术原因:;⑷术中操作不当;
⑸术后观察病情不仔细,对手术后并发症处理不当;
⑹术前告知不充分,导致术后并发症。
;四、技术原因:;⑹缺乏基本护理治疗常识。如某乡镇卫生院护士因对臀部肌肉注射解剖部位不清楚,在为患者做臀部肌肉注射时,损伤坐骨神经,导致患者受损下肢肌肉萎缩。
⑺违反医疗原则及药品管理法规定。基层卫生院对婴幼儿用药不遵守药品管理法规定,违反医疗原则,对婴幼儿擅自应用氨基甙类等药物及用药速度不按标准计算,导致患儿死亡。;案例剖析;患者,女,76岁。咳嗽、憋气及发热2个月入院。初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并发感染,肺心病及肺气肿。入院后由护士甲为其静脉输液 。甲在患者右臂肘上3厘米处扎上止血带,当完成静脉穿刺固定钟头后,由于病人的衣袖滑下来将止血带盖住,所以忘记解下止血带。随后甲要去处理其他事情,交护理员乙继续完成医嘱。乙先静脉推注药液,然后接上输液管进行补液。?;在输液过程中,病人多次提出“手臂疼及滴速太慢”等,乙认为疼痛是由于药物刺激静脉所致,并且解释说:“因为病情的原因,静脉点滴的速度不宜过快”。经过6个小时,输完了500毫升液体,由护士丙取下输液针头,发现局部轻度肿胀,以为是少量液体外渗所致,未予处理。;静脉穿刺9个半小时后,因病员局部疼痛而做热敷时,家属才发现止血带还扎着,于是立即解下来并报告护理员乙,乙查看后嘱继续热敷,但并未报告医生。止血带松解后4个小时,护理员乙发现病人右前臂掌侧有2*2厘米水泡两个,误认为是热敷引起的烫伤,仍未报告和处理。又过了6个小时,右前臂高度肿胀,水泡增多而且手背发紫,护理员乙才向医生和院长报告。;院长组织会诊决定转上级医院,因未联系到救护车暂行对症处理。两天后,病人右前臂远端2/3已呈紫色,只好联系其他车辆将患者送往上级医院。为等待家属意见,转院后第三天才行右上臂中下1/3截肢术。术后伤口愈合良好。但因病人年老体弱加上中毒感染引起心、肾功能衰竭,于术后一周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