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气相位巡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配气相位巡讲资料

复习内容:四冲程发动机的四个冲程 实际上,气门的开启和关闭并不正好是曲拐处在上下止点的时刻,而是分别提前和延迟一定的曲轴转角,俗称气门的早开迟闭。 课堂练习: 绘出某发动机的配气相位图,并指出进、排气门开启角分别是多少,气门重叠角是多少。(α=12°,β=48°,γ=42°,δ=18°) 课后作业: 1、写出配气相位的七个角度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进排气门早开迟闭的目的的什么? 发动机配气定时(相位) 105~120 kPa 600~900° 540-720° 下止点→上止点 排气冲程 2490 ~3520 kPa 1200° 360-540° 上止点→下止点 作功冲程 800~1400 kPa 350~400° 180-360° 下止点→上止点 压缩冲程 75~90 kPa 80~130° 0-180° 上止点→下止点 进气冲程 终了压力 终了温度 曲轴转角 活塞运动 理论上讲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冲程各占180°,也就是说进、排气门都是在上、下止点开闭,延续时间都是180°曲轴转角。 但实际表明,这样不能满足发动机对进、排气门的要求,发动机功率会很低。因为进排气时间极短,所以造成进气不充分、排气不彻底。 实际发动机曲轴转速很高,活塞每一行程历时都很短,当转速为5600r/min时一个行程只有60/(5600×2)=0.0054s,就是转速为1500r/min,一个行程也只有0.02s,这样短的进气或排气过程,使发动机进气不充分排气不彻底,发动机功率会降低很多的。 1、配气相位:用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开闭时刻和开启持续时间,称为配气相位。 2、配气相位图:用曲轴转角的环形图表示配气相位,该图称为配气相位图。 实际配气相位演示 (一)进气门的配气相位 1.进气提前角 (1)定义:在排气冲程接近终了,活塞到达上止点之前,进气门便开始开启。从进气门开始开启到上止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称为进气提前角(或早开角)。进气提前角用α表示,α一般为10°~30°。 (2)目的:进气门早开,使得活塞到达上止点开始向下运动时,因进气门已有一定开度,所以可较快地获得较大的进气通道截面,减少进气阻力。 2.进气迟后角 (1)定义:在进气冲程下止点过后,活塞重又上行一段,进气门才关闭。从下止点到进气门关闭所对应的曲轴转角称为进气迟后角(或晚关角)。进气迟后角用β表示,β一般为40°~80°。 (2)目的: 活塞到达下止点时,由于进气阻力的影响,气缸内的压力仍低于大气压,进气门晚关,可利用压力差和进气气流的惯性继续进气,以增加进气量。 由上可见,进气门开启持续时间内的曲轴转角,即进气持续角为:α+180°+β。 (二)排气门的配气相位 1.排气提前角 (1)定义:在作功行程的后期,活塞到达下止点前,排气门便开始开启。从排气门开始开启到下止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称为排气提前角(或早开角)。排气提前角用γ表示,γ一般为40°~80°。 (2)目的: 恰当的排气门早开,气缸内还有大约300kPa~500kPa的压力,对作功的作用已经不大,可利用此压力使气缸内的废气迅速地自由排出。同时减小活塞上行排气时的阻力。 2.排气迟后角 (1)定义:在活塞越过上止点后,排气门才关闭。从上止点到排气门关闭所对应的曲轴转角称为排气迟后角(或晚关角)。排气迟后角用δ表示,δ一般为10°~30°。 (2)目的: 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气缸内的压力仍高于大气压,利用缸内外压力差和排气气流的惯性可继续排气,使废气排得较干净和彻底。 由此可见,气门开启持续时间内的曲轴转角,即排气持续角为γ+180°+δ。 1.定义:由于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晚关,就出现了一段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称为气门重叠。进排气门同时开启对应的曲轴转角,即进气门早开角与排气门晚关角的和(α+δ),称为气门重叠角。 (三)气门重叠与气门重叠角 选择要恰当 α+δ 气门重叠角 继续排气 δ一般为10°~30° 排气迟后角 提前排气 γ一般为40°~80° 排气提前角 继续进气 β一般为40°~80° 进气迟后角 提前进气 α一般为10°~30° 进气提前角 作用 角度大小 七个角度 进气持续角 α+β+180° 延长进气时间 排气持续角 γ+δ+180° 延长排气时间 小结: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