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山区植被退化过程中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中国岩溶.doc

喀斯特山区植被退化过程中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中国岩溶.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喀斯特山区植被退化过程中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中国岩溶

喀斯特山区植被退化过程中土壤质量评价陈祖拥1,刘方1*,王世杰2,刘元生3,卜通达3,1 (1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阳 550025;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02;3 贵州大学农学院,贵阳 550025) 摘要:通过对的小生境土壤进行调查,土壤,用典范应分析因子分析对土壤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2种小生境面积加权计算土壤质量综合分值,能更准确地反映植被退化过程中土壤质量的阶段性变化,具体可分为3个阶段,不同阶段之间土壤活性有机碳、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锰、有效硫和脲酶活性出现显著降低,有效铁、蔗糖酶活性和粘粒含量出现显著增加。第Ⅰ阶段内(原生林-次生林)各土壤指标在样地间没有明显的差异,第Ⅱ阶段土壤速效磷、速效钾有效硫Ⅰ阶段平均分别下降了33.73%、22.41%、57.66%、37.72%、44.59%、46.57%和12.52%;蔗糖酶活性及土壤粘粒含量平均分别增加了81.38%和47.69%。第ⅢⅡ阶段42.82%、44.42%、28.45%和20.55%;土壤有效铁、粘粒含量平均分别增加了56.40%、57.49%;这阶段的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已处于缺乏的水平,土壤质量明显下降。 关键词:喀斯特;小生境;典范应分析因子分析中图分类号 S714.8 文献标识码 A [1]。由石灰岩、白云岩和含有其他杂质的碳酸盐岩类岩石发育的喀斯特森林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土体不连续,土层浅薄,土壤的剖面形态、理化性质等都不同于地带性土壤。目前国内学者对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特性[2,3]、喀斯特森林退化中的土壤理化性质演变[4,5]、土壤微生物区系、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生化作用强度[6,7]等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对喀斯特土壤质量评价也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但采用的评价方法多是参考非喀斯特地区土壤质量评价方法[4,5,8-10],这些评价方法仅用连续的土面土壤进行评价。然而,在喀斯特生态系统中,土被是由异质性较高的多种小生境类型镶嵌构成的复合体[11],仅用土面土壤质量的变化难以反映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演化,需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生境土壤进行土壤质量评价,才能使喀斯特山区的土壤质量评价结果更具可比性和真实性。为此,本文通过对贵州南部喀斯特山区不同植被类型下下土壤进行调查,在分析不同小生境土壤理化性质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法对土壤质量进行评价,分析植物群落退化演替与土壤质量变化的关系,为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研究(区成土母质主要是白云质灰岩和泥质灰岩,其次是白云岩,基岩出露率约65%~85%,土壤类型为石灰土。研究区内主要有四种植被[13],其中“原生林”灌木层高度一般在0.5~1.5,草本层种类少,覆盖度0.65~0.80。“次生林”,草本层种类较少,但明显比原生林多,覆盖度0.75~0.85。而“灌木林”,覆盖度0.45~0.75。“灌草丛”群落中有少量灌木零星分布,覆盖度0.35~0.65。 研究区样地内种小生境中[],4 m2的区域;石沟为深宽比小于2的侵蚀沟,覆盖的土壤(占50%~70%)厚薄不一;石洞为水平突出的岩石构成的半开放洞穴,其土壤覆盖占90%以上;石坑为形状不规则的侵蚀凹地,土壤覆盖占40%~60%;石缝为自然形成的岩石裂隙或溶蚀裂隙,缝底有少量土壤,约占10%~20%。 从。 表1 样地内各类小生境面积及比例(n=3) Table 1 Area and proportion of each type of microhabitat in the plot (n=3) 小生境类型 Microhabitat types 原生林Original forest 次生林Secondary forest 灌木林Shrub wood 灌草丛Scrub-grassland 小生境面积Microhabitat area (m2) 比例Ratio (%) 小生境面积Microhabitat area (m2) 比例Ratio (%) 小生境面积Microhabitat area (m2) 比例Ratio (%) 小生境面积Microhabitat area (m2) 比例Ratio (%) 石面Rocky surface 202.50 67.50 222.87 74.29 219.18 73.06 253.35 84.45 土面Soil surface 81.23 27.08 53.24 17.75 59.77 19.92 35.53 11.84 石沟Rocky gully 12.65 4.22 17.58 5.86 18.08 6.03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