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天池景区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PDF

天山天池景区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山天池景区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C y 科技促进发展奖 h t i e n i a c H o i S g n h - o T i e t ch o Industry Prom 天山天池景区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环境保 护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 陈宁生 ** 胡桂胜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四川成都 610041 摘 要: 天山天池景区地处中亚山地,地震活跃,冰川退缩显著,过度放牧突出,地质 3 以上,若任凭其淤积 灾害与生态灾害发育。据研究发现,泥石流淤积天池每年达 7.3 万 m 天池寿命仅余 400 年,极端条件下缩短为 80 年。然而,泥石流是否还会发生,泥石流规 模如何,如何处置等一直是困扰当地政府的难题。为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 与环境研究所开展了天山天池景区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 长达 11 年的持续攻关,项目组发现了泥石流由地震、过度放牧与极端气候控制并还会发生。 针对泥石流属低频稀性冰川暴雨型的性质,项目组采用“固拦排清”的方式防治泥石流, 采用生态移民和坡降调整及国家咨询决策防治区域生态灾害,不仅解决了景区地质灾害与 生态灾害综合防治难题,实现了拦沙减沙、流域生态植被与谷地森林的示范性恢复,还产 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效益。这一研究成果已在一些地区得到了推广应用,效果 显著。 关键词: 天池景区 地质灾害 生态灾害 示范应用 可持续发展 DOI:10.11842/chips.2015.03.014 一、前言 境保护已成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工作和刻不容 2 缓的任务。 天山天池景区面积548km ,景区内分布有完整的 植被垂直带谱、高山冰川、冰川湖泊和湿地景观,是天 一、天池景区生态环境现状 山北坡乃至中亚高山的典型代表,成为世界自然遗产, 1.天池景区地质灾害严重,每年威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