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邓小平理论
本章目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二、毛泽东思想 三、邓小平理论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五、科学发展观 导言:小平,您好! 1、邓小平生平 2、邓小平名言 邓小平生平 邓小平,四川广安人。1904年8月22日生。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解放后曾经任政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等职务。1997年2月19日21:08,邓小平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1997年3月2日,邓小平同志骨灰撒入大海。 邓小平生平 (1)少年时代(1904-1919) 邓小平的家乡是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他的祖居是一所传统的三合院,邓小平祖上三代都住在这个林木掩映的瓦舍内。一九零四年八月二十二日,他出生在这里。他五岁开始读书,先进私塾发蒙,七岁时转入新式小学。高小毕业后,考入中学。一九一九年,他考入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 邓小平故居 (2)出国留学(1920-1927) 一九二零年夏,邓小平和八九十位同学一起乘轮船赴法(坐的是四等舱,即船上装货的地方),于十月抵达法国马赛。那时邓小平刚满十六岁,在同学中是最年轻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之部”的大部分成员来自留法勤工俭生,这张1924年的照片中前左四为周恩来,左一为聂荣臻;后排右三为邓小平。 (3)回国初期(1927-1928) 一九二七年三月到西安,在中山军政学校工作。这所学校隶属于冯玉祥的国民联军总部,实际上由刘伯坚等几位共产党人筹建。邓小平担任政治处处长兼政治教官,并任该校中共党组织书记。一九二七年四月,中国政局发生突变。六月间,冯玉详下令要所有在他部队工作的共产党员集中到开封.名曰训练,其实是“礼送出境”。邓小平根据党组织的安排、离开西安转赴当时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汉口。他到了汉口后,就留在中共中央工作,担任秘书。不久,武汉政府公开反共,中国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为了适应秘密环境,他从这时起改名为邓小平。 (4)创建红七、八军(1929-1930) 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失败,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发动了一系列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一九二九年十二月,邓小平同张云逸、韦拔群等发动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他任红七军政治委员、前委书记。1930年二月,他又同李明瑞、嵛作豫等发动龙州起义,建立红军第八军和左江苏维埃政府,他兼任红八军政治委员。 领导百色起义时的邓小平(27岁) (5)长征前后(1931-1936) —九三一年夏,邓小平担任了瑞金县委书记。就在这个时候,推行“左”倾冒险主义的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入中央革命根据地。邓小平同毛泽覃、谢唯俊、古柏等一直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执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临时中央开展了一场对邓、毛、谢、古的斗争。邓小平被撤销省委宣传部部长的职务,受到党内最后严重警告的处分,派到边远的乐安县属的南村区委托当巡视员。一九三四年十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遵义会议前,邓小平第二次出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参加了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到达陕北后,他又陆军东征。东征结束, 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直到抗日战争爆发。 红一军团和十五军团干部合影 (6)在抗日战场(1937-1945) 邓小平先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不久调一二九师任政治委员,师长是刘伯承。一二九师深入日本侵略军占领区的后方,以太行山为中心,依托山区,向平原发展。很快就创建了晋冀豫抗日报据地。1940年8月起,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所部参加“百团大战”,进行大小战斗五百二十九次,给了日、伪军很大打击,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在多年的戎马生涯中 “刘邓不可分”被人传为佳话。 (7)决战岁月(1945-1949) 一九四五年九月,在刘伯承和邓小平的指挥下,在晋东南的长治地区进行了著名的上党战役,全歼进入解放区腹地的阎锡山部队十三个师、三万五千多人。 一九四六年六月,刘邓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陇海铁路南北开展运动战,进行了陇海、定陶、巨野等九次较大规模的战役,大量歼灭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淮海战役开始了。负责淮海前线一切事宜、统一指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的总前委, 由邓小平担任书记,其他成员是刘伯承、陈毅、粟裕和谭震林,淮海战场上取得了歼敌五十五万五千人的巨大战果。 一九四九年四月, 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继续统率第二和第三两支野战军,进行渡江作战。百万雄师一举突破国民党长期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邓小平参加了开国大典。随后,又和他的战友们一起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