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调判结合_的困境_以民事审判结构理论为分析框架.pdfVIP

_调判结合_的困境_以民事审判结构理论为分析框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_调判结合_的困境_以民事审判结构理论为分析框架.pdf

“调判结合”的困境* ———以民事审判结构理论为分析框架 [文/ 徐 昀] [ 内容提要]最高人民法院最近将“调判结合”作为民事审判工作的指导方针。根据民事审判结构理论,该政 策恰当地回应了社会转型过程中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而调解与判决之间的矛盾性,使得调判 结合同时陷于外部合理性与内部矛盾性的困境,而这根源于更深层次上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同样困境, 这导致了法院有意无意地倾向于强化调解。如果不对此种动向保持警惕,我们很可能重蹈覆辙。 Abstract :The Supreme Court recently promulgated “the combination of mediation and judgment”as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civil judiciary.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civil judicial structure,the policy is a proper reaction to the ba- sic demand of a society that stresses harmony and the rule of law. However ,the innate contradiction between mediation and judgment plunges the apparently rational policy into a dilemma. This dilemma is synonymous with the more profound dilemma between a society with enforced harmony and a society that is governed by the rule of law. The result is,the court tends to put mediation before judgment. If such a tendency is not checked ,we will very likely fall back into the old track of legal disorder. 一、问题与框架 中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 “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作为 自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以来,法学界对调解形 民事审判工作的指导方针。这是自2002 年调解开 成了两种对立立场:一种立场以西方的法治理论 始步出低谷以来,司法政策对调解的一次界碑式 为基础,以调解代表人治、传统、“重实体轻程序” 的重新定位,以此为标志,司法实践对调解的重视 而对之进行批判;另一种立场则从纠纷解决、西方 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官方态度的逐渐改变,使得 ADR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替代性纠纷 如何妥当地对待调解已经成为法学界面临的一个 ① 解决方式)运动的勃兴、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实国 尴尬问题,以至于有学者言之为“反复”。 而当前 情中寻求理论与事实支撑,对调解持一种谨慎的 的这一动向,持批判立场者认为是倒退,但除了立 ② 支持态度。 场坚定的学者开始了新一轮的批判之外, 法学 2007 年3 月7 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 界似乎保持了一种相对的静默,恐怕对调解批判/ 于进一步发挥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支持之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