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丝复合体系渐进损伤过程模拟及组分性能对损伤过程的影响.pdfVIP

单丝复合体系渐进损伤过程模拟及组分性能对损伤过程的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丝复合体系渐进损伤过程模拟及组分性能对损伤过程的影响.pdf

第 31 卷第4 期 8 月 2014 年 复合 4才斜号~ 1民 道ε龙0/ .Ji,由IJl-i,aR/ S运叶刷品aR/ ::tf/Y/Jic0/ Vo l. 31 No.4 August 2014 文章编号: 1000-3851 (2014)04-1053-10 单丝复合体系渐进损伤过程模拟及组分性能对 损伤过程的影晌 韩痪,志在\祉品礼,辈在,何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19 1) 摘 要: 为研究单丝复合体系在单向加载过程中的应力传递及损伤演化规律,基于剪滞模型建立了渐进损伤过 程的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单丝复合体系的渐进损伤过程曲线和临界状态下的纤维段数、应变载荷及纤维轴向应力 分布均与文献试验结果非常吻合,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单丝复合体系渐进损伤模型能够有效模拟单丝断裂过程中的 损伤起始、损伤演化和断裂临界状态。研究了模型中组分材料的模量和强度对损伤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 组分材料强度不变,增加纤维的模量能够加快损伤过程,基体模量和界面模量的增加对单丝复合体系渐进损伤过 程影响不大;在组分材料模量及界面强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纤维强度的增加,单丝复合体系渐进损伤过程的起 始应变载荷和临界应变载荷均增加,临界状态下的纤维断点数减少。 关键词: 单丝复合体系;渐进损伤p 剪滞模型z 界面强度;损伤过程 中图分类号: TB332; V257 文献标志码: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ingle fiber composite progressive damage process and effect of constituent properties on damage process HAN Geng , GUAN Zhidong 峙, DU Shanyi , LI Xing , HE Wei (School of Aeronaut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Beihang University , Beijing 100191 ,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stress transfer and damage evolution of single fiber composite in the process of unidi rectional loading , a three- dimensional numerical analysis model of progressive damage process based on shear -lag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e curves of single fiber composite progressive damage process. fiber segment , strain load and fiber axial stress distribution at the critical state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est results in reference , which show that the model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could effectively simulate damage initiation , damage evolution and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