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观查有无腹部胀气和胀鸣音减弱。造成原因:机械通气的病人, 由于人机配和欠佳,通气量过大,使病人吞入过多气体;长时间卧床不动,造成肠蠕动减慢。 4、尿量:密切观察尿色、性状、比重及渗透压的变化。 5、皮肤: 6、体温:体温的上升与下降。 1、气道的湿化和温化 2、在气道管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湿化 3、保持气管导管通畅 气管插管的病人失去了上呼吸道的温湿化功能将导致气管、支气管粘膜水分的过度丢失,若不对吸入气体进行湿化和温化,将导致粘膜干燥、分泌物干结、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排痰不畅,进而可能导致气道阻塞、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建立人工气道后给予科学、有效的湿化,使吸入气体的温度在32-36oC,相对湿度100%,呼吸机有此装置。 呼吸道湿化的重要性 气管切开或建立人工呼吸道后,丧失了上呼吸道加温、加湿的作用,气体只能从呼吸道本身吸收水分,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 长时间吸入干燥的气体可使支气管分泌物黏稠不易排出,甚至形成痰栓阻塞呼吸道,严重者会诱发支气管痉挛导致窒息 湿化不足可使呼吸道分泌物干结潴留,为感染创造条件 通过吸出的痰液、湿化情况,选用湿化液,我科选用0.9%NS+盐酸氨溴索或碳酸氢钠气管内滴入,盐酸氨溴索是溶解粘液的祛痰药,能裂解痰中的酸性粘多糖,抑制酸性粘多糖在腺体杯状细胞中的合成,降低痰液的粘稠度,还有抗氧化的作用,增加抗生素的作用; 碳酸氢钠具有皂化功能,使痰痂软化,痰液稀薄,同时碳酸氢钠属碱性液,有防止真菌感染的作用。向气管内滴入湿化液,每次2-5ml,一般 24h不超过250ml。 湿化满意:分泌物稀薄,能顺利通过吸引管,没有结痂,病人安静,呼吸道通畅。 湿化不足:分泌物粘稠,吸引困难,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难,紫绀加重。 湿化过度:分泌物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病人烦躁不安,紫绀加重。 气管导管的管理 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正常呼吸的生理性保护功能,加之危重病人抵抗力下降,无疑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因此我们在工作中更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认真执行“六步洗手法”,戴口罩,一次性吸痰管要每次更换防止医源性肺部感染,口腔、气管吸痰管要严格分开。每次吸痰做到一次一管一手套。 根据气管导管口径的不同,选择不同口径的吸痰管,吸痰管最大外应小于气管内导管内径的1/2。以免堵塞气道,吸痰管插入深度以气管插管再延长1cm为宜,吸痰前后吸入纯氧2min,每次吸引不超过15秒。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吸痰过程动作轻柔、准确、快速。 掌握气道吸痰必要性 盲目吸痰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痛苦和风险 真正做到:“适时吸痰” 真正做到:“按需吸痰” 气道吸痰指征 人工气道内见到痰液涌出 患者咳嗽、呼吸困难 突然发生的呼吸窘迫 机械通气状态下:气道压报警、流速曲线监测据齿样改变等 大气道痰鸣音 呼吸频率、心率加快 动脉血气恶化 气道吸痰并发症 加重缺氧最常见,吸痰前充分吸氧是防止低氧血症的最主要的措施 呼吸道粘膜损伤、出血及溃疡等形成 影响血液动力学,尤其是血压升高或者降低;吸痰刺激隆突反射、剧烈咳嗽等更容易发生 支气管痉挛 气道吸痰并发症 心跳呼吸停止 心律失常,常见心动过速及心动过缓 肺不张 增加感染机会 颅内压增加等 气管插管的护理 将一特制的气管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使病人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方法。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COPD急性加重,哮喘急性发作)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间质性肺炎、胸廓畸形) 肺实质病变(ARDS、重症肺炎) 心肺复苏,需强气道管理者 预防性使用,心胸手术减轻手术创伤蹴鞠手术恢复。 严重的呼吸衰竭和ARDS病人经积极治疗情况无改善甚至恶化者; 呼吸型态严重异常成人呼吸频率35-40次/分或6-8次/分或呼吸不规则或呼吸微弱或消失; 意识丧失;严重低氧血症,PaO2≤50mmHg,且经过高浓度给氧仍≤50mmHg;PaCO2进行性升高,PH动态下将。 伴有肺大疱的呼吸衰竭; 未经引流的气胸和纵膈气肿; 严重肺出血: 急性心肌梗塞; 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补充血容量者。 一、妥善固定, 二、病情观察: 三、气道管理 四、气囊管理 五、加强基础护理 六、尽早给予胃肠营养。 七、心理社会支持 八、拔管程序: 固定方法 病人不耐受易拔管,使用镇痛、镇静剂的护理 气管导管的管理 导管的位置 ★导管移入一侧支气管: 后果:致张力性气胸、肺不张和肺泡低通气 临床表现:气道峰压和平台压增高,肺部两侧呼吸音和呼吸动度不对称。 ★脱出或移入食管: 后果:可造成病人死亡 临床表现:呼吸急促、发绀、烦躁、听不到呼吸音、胸部无呼吸运动,潮气量下降和呼出CO2为零等;或腹部可听到粗大的气流声、腹部膨隆。 插管固定器固定法:气管插管成功后,先将导管滑入固定器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合作团队建设素材.pptx
- 中国如何做到依法治国素材.pptx
- 新会计准则出台后会计科目的变动素材.doc
- 中国商业地产系列之一: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对商业地产影响素材.doc
- 新加坡华侨银行国际经营学素材.docx
- 中国商业地产现状与商圈调研素材.ppt
-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素材.doc
- 天秀花园一号地一段工程防水施工方案素材.doc
- 天一大联考2015--2016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素材.doc
- 中国上市房地产开发公司负债融资素材.doc
- GB/T 45632-2025数字航空摄影测量 控制测量规范.pdf
- GB/T 45616.4-2025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面向制造的数字孪生框架 第4部分:信息交换.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616.4-2025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面向制造的数字孪生框架 第4部分:信息交换.pdf
- 《GB/T 45616.4-2025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面向制造的数字孪生框架 第4部分:信息交换》.pdf
- GB/T 33588.1-2025雷电防护系统部件(LPSC) 第1部分:连接件的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588.1-2025雷电防护系统部件(LPSC) 第1部分:连接件的要求.pdf
- 《GB/T 33588.1-2025雷电防护系统部件(LPSC) 第1部分:连接件的要求》.pdf
- 《GB/T 33588.3-2025雷电防护系统部件(LPSC) 第3部分:隔离放电间隙(ISGs)的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588.3-2025雷电防护系统部件(LPSC) 第3部分:隔离放电间隙(ISGs)的要求.pdf
- GB/T 18757-2025企业建模与体系结构 企业参考体系结构与方法论的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