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精密机械产业日渐衰落原因
台湾精密机械产业日渐衰落原因 台湾精密机械业遭遇“漫长冬天”
我刊曾在2012年专题报道了台湾先进的精密机械产业,指出位于台中地区一条沿着大肚山丘陵地带,长约60公里、宽约14公里的乡间,特别是从神冈到南投一带,共有1500多家精密机械厂商和上万家的配套产品供货商。这里是台湾精密机械聚落的“黄金地带”,其年产值达到9000亿元新台币,单位面积产值位居全球第一,其产品出口情况直接影响到全世界
数年过去了,这里的景致依旧,但如今气氛却大不相同。台湾记者在对这里进行连续追踪调查后发现,在近年全球经济停滞不前的大背景下,这昔日热闹的精密机械“黄金地带”竟然生意冷清到厂区内静悄悄,业者却苦不堪言。岛内业界资历最老的台中精机董事长黄明和为此亲笔写下批注:“机械业的漫长冬天”
仅仅过去数年,台湾的精密机械产值竟然缩水四分之一,不但与该行业领跑者德、日厂商的距离越拉越大,甚至被后起的中国大陆厂家超越,而且从各种指标看来,这个趋势至今没有反转迹象。台湾的精密机械何以致此?
按照岛内媒体的说法,如果将正处于技术成长期的台湾精密机械产业比作学生时代的“中等生”的话,这是一个标准的“中等生陷阱”
所谓“中等生”,顾名思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台湾精密机械产业的现有技术水平要远远落后于德、日,以及瑞士、美国等,但似乎又比同样处于崛起中的中国大陆同类厂商技术水准高出一些。从好的方面来说,作为成长时期的“中等生”,因为技不如人,从小不被父母、师长高度关注,因而在学习上也最自由,眼光不局限于现有成绩单,而能根据自己所长,可以更无拘束地投资未来,成功的机率相对更大
简言之,“中等生”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最大空间,因而最具有未来明星潜力。在产业竞争上,“中等生”则可用优等生的质量、后段生的价格,在市场上形成致命的攻击力,成为高性价比之王。然而“中等生”也有其先天的危机,即若只一味地消耗高性价比优势,而没有乘势向高端投资发展,假以时日,当后段生往上超越、优等生向下攻击的时候,“中等生”就有可能首先被歼灭
这当然是岛内媒体对台湾精密机械产业不吝溢美之词,但从中也确能看出,台湾各界对其精密机械产业现状的高度认知和期许,希望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项,躲过危机,布局未来,摆脱中国大陆同类厂商的技术追赶,通过艰苦的创新拚搏,再次浴火重生,成功转型进入世界该领域的“第一梯队”
好梦破碎
2016年对台湾精密机械产业来说,无疑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根据台当局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包括产值、出口值,不论金额与排名,台湾双双衰退
尽管新上任的蔡英文提出的发展智慧机械产业政策的口号震天响,然而与3年前相比,岛内精密机械产值已跌掉26%
2006年,台湾精密机械业者喊出“二四六”的目标(即在全球排名中,人均产值位居第二、出口排名达到第四、产值则位居第六)。2010年后,又喊出拥有“一五九”优势(指同样一件产品,台湾可做到五折售价,达到日本九成品质)、“机械业产值破兆”(1兆元相当于1万亿元新台币)的目标,如今看来,上述三项通通破功
尽管2012年台湾精密机械产值曾短暂达到全球第六的最高峰,但转眼来年,这一纪录就被美国超越,台湾跌回到第七。更令台当局沮丧的是,2015年台湾精密机械产业出口值被中国大陆超越,台湾跌到第五。而所谓“一五九”优势也因其后日元贬值,拉近日产精密机械产品与台湾产品的价差,这点也迅速失效了
2015年,台湾机床产值比2012年整整缩水26%,比上年跌幅达17%,在全球前十大机床产值地区中排名第一。再看2016年,前8月出口负增长16%,尽管跌幅收敛主要是受2015年基期过低影响,但其探底走势至今未见止跌讯号
甚至连“机械业产值破兆”的大梦也渐行渐远。根据台湾工研院的调查,2011年岛内精密机械业产值规模曾一度达到9880亿元新台币,是最接近兆元的时刻,如今连年退步,距离理想又更远了
机床被称为“机械之母”,也是制造业的“心脏”。在蔡英文当局的五大产业政策中,智慧机械产业是最被看好的一项,机床是带动台湾精密机械产业智慧化升级的关键。在台湾经济主管部门“智慧机械创新产业小组”顾问吕曜志口中,当前岛内机床政策目标是“产值8年内突破7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三大出口地区”。台当局如此高捧的这一明星产业,在现实中却有着表里不一的极大反差,这背后究竟是怎么回事?
两岸机床业者合作盛况不再
回想起几年前台中大肚山脚下的“黄金地带”,当时这里多达1500家大厂与上万家小厂聚集的精密机械聚落,面对应接不暇的订单,让黑夜里灯火通明
涌入的订单来自两方面,一是中国大陆制造业崛起需求,二是美国苹果手机加工机械订单。当时这里的业者们颇感自豪,没有他们,iPhone手机有一半不能出货,且全球找不到第二个能弥补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