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向远心境鉴照下纯赤执念
向远心境鉴照下纯赤执念 “我始终认为,如果是好诗,他们总会自己找到出路,并被表达出来。”这是英国诗人希尼曾经答记者问时的即兴之谈,却不经意地道出了诗歌存废的一种可能与扭结的秘密。长期以来,在汉语新诗写作中,往往是,诗到分行为止,至于诗歌本身从内部获得动力的性能问题,几乎很少有人像希尼这样保有清醒的认知。但当然,这也不能成为中国诗人妄自菲薄的理由,因为制度化语境下的“诗意”被“工具化”的悲哀一直就是一个秘而不宣的“传统”,诗人们已经习惯被外在导向牵扯而对“诗的出路”越俎代庖。因此,很多诗歌,分行结束,生命也就终结了。倒是在一些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诗写者的诗歌里,会表现出一种新奇的有味的内部生态。比如诗人杨美宇,因长期处于一种“地下层”的写作状态,而生活经验的丰厚和不停行走的人文浸染,使得她传递的“诗意”却始终是“活态”的,保持著一份情绪和识见的足实来
“叙述方式”的自动言说与诗意殖生
读她的诗歌,总有一种故事生成的期待和字面下的暗河旋涡激起的涛声隐隐地传来,然后将我们带到“生活的别处”,冥想和无意识瞬间会占据所有的空间,甚至连时间都会停留在一个情绪的场域里,只有精神还在发出唆唆的穿行之声。比如她的《寂寞的舞者》,起行就很“在场”,我通常把这类诗歌归结为“有事儿”的诗歌。作为诗歌的想象,在语面上,让位于“说出”的动机,那么好了,一首诗有了“被表达”的基因,不正是如希尼所言的有了“在自找出路”的可能吗?
就诗歌写作本身,最理想的一种形态是“诗即说出”,那种出神入化深入浅出甚至于顾左右而言他的意味似乎更具诗性本质――自由自在。可事与愿违,具体到表达的格调上来,当下需要诗人绞尽脑汁遴选的塑造的“意象”在逐步淡出诗歌的语言系统,使得“泛泛的叙述”独占鳌头,想象苍白和平铺直叙简直就像孪生的两个怪胎死死附着于当下汉诗的肌理,于是,一种“走样”了的诗歌打着流行旗号在“现代性”的“庇护”下大行其道,让人有口难辩。好在杨美宇的诗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那种让“说”的状态堕落为浅表的小感觉叙述,而有着既坚守了诗歌意象,同时又不失足够的铺展宽厚度的一种自在行为。这也就是她的诗留给了我如此印象:总在一种危险的语境里滑行,诗情感饱满,文本质地绵实,她提供了一种别于浮泛抒情的突兀的甚至是有些不顾一切的叙述方式,这是自由书写状态的景观,当然,潜意识的收放与控制力并未缺位
她诗歌的“叙述方式”表现在《寂寞的舞者》是这样的。“腰肢是软的,像山泉盘绕曲折的石岸/像开满花朵的小径,在黄昏的水气中蜿蜒”。其中叙述作为一个特有语境的整体设计,是让位于想象的,魏人王弼的《周易略例“夫象者,出意者也……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着。”到后来,诗歌发展逐步靠近“象即意也”这个观念了,罗兰“语言符号、图像符号,以及象征符号”的复杂性的人本经验。然而,当下的诗人,似乎连对待“象征”的耐心都已经没了,尽想着给读者端出一些不用“动脑筋”的分行体来,似乎以此可使诗歌红红火火,摹想着自己的诗名像唐宋时期那样旋即“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可惜折腾来颠覆去最终却依然未能得到读者赏脸,只是加速了诗歌形象在大众心目中的朽坏烈度
诗歌是小众的艺术,须得按本有的方针操办,杨美宇没有表现出那种“改造”诗歌的野心是明智的,她忠于诗歌的基本原理,写着可感而摇曳的分行。她的《铁轨》具有想象的初心之魅,简单中植入的情感经验与环境伴生的感染力来自于“象”与“意”的自动媾和,一个女人坐上火车顺着长长的没有尽头的铁轨抵达爱情的“壮举”被镜头化,也因此能化平淡为奇妙,如果这个“故事”是被流水账似的小感觉泛泛而叙,即便最后抖了一下包袱,也不会生出什么动人的力量来。所以,她的选择是对的,当下诗歌有没有“传统”不可摧毁?答案不置可否,最起码“意象”这个祖宗传承的玩艺儿就是威力无比的好东西。她写火车,写站台,甚至是静态的鲁院,都表达一种“向远”的心境,因动人所以诗意沛盈。在新作《我们应该互道早安》中,她“以一支玫瑰”赋予“意象”以温暖可人的宽博情意,说出的“早安”自然折射了她作为诗人梦想给予世界真爱的执着与本真,而《女人与小孩》,则从母性视角洞悉日常,把狰狞现实写得富有人文内涵与人情生趣。这,就是“诗歌本质是发现”的尝试在她的分行思维里产生了积极作用
不难看出,她的诗歌经验,来源于生活与阅读。儿子归家,她“象”之以“归巢”,表达家事的喜悦:“归巢,儿子/抖落一路又一路风尘/我们的家安在/枝叶繁密的树顶/在馨香的暗夜/我们可以点亮星星”。是不是很有些归有光的意味,抑或是海子似的天真之心?她写早春,写南方的雨,写逛街,拉杂的生活被她赋予感性的诗情,读来总有灵光一闪的新奇。而在阅读人物时,她的思考力度就自动加大,比如写《秋日读萧红》《我的》《写给父亲》这样的诗歌时,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