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 实例 自平衡法与静载试验结果的对比 (桩长63m,桩径0.8m) 4. 转换后的单桩极限抗压承载力为 修正系 数K1,是因为上段向下的桩侧摩阻力(试验时的试桩)小于向下的摩阻力(实际的工程桩)。 试验结果 转换后 桩长60m,桩径2.8m。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桥南塔基础 3.3 声波透射法 声波发射 (1)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一般在3000~4200m/s之间。 1.基本原理 (2)传播途径上遇混凝土裂缝、夹泥、密实度差时,部分声波绕过缺陷前进,传播时间延长,波速减小。 (3)有空洞时产生反射和散射,波的振幅减小。 声波接收 桩身质量及缺陷 波 速 波 幅 波 型 发射 接收 2.测管布置及测试设备 (1)测管布置 检测范围 测管可钢管或塑料管,内径50-60mm,下端封闭,注满水或油作为耦合剂。 (2)检测仪 声波脉冲发生仪、发射及接受探头、信号处理及显示设备。 声波透射法测试现场 3.检测结果及分析 (1) 波 速 测管外壁距离 修正后的声时 声速(m/s) 2000 2000~3000 3000~3500 3500~4000 4000 混凝土质量 极差 差 中 好 优 (2) 波形及波幅 完整 缺陷 3.4 反射波法(低应变法) 3.4.1 试验方法和设备 桩顶瞬态冲击力 桩底或桩身缺陷 桩顶振速-时间等曲线 向下传播 向上反射 传感器接收 反射波形、传播时间、波速 桩长、完整性、桩底情况 手锤或力棒 对桩的完整性(即有无缺陷)、桩长、桩底情况等进行检验。 * 3.4.2 基本测试原理与波形分析 1.广义波阻抗及波阻抗界面 在分析时,将桩简化为一维杆件。 广义波阻抗 桩身介质密度 桩截面 弹性模量 弹性波波速 波阻抗比 当桩身的几何尺寸或材料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时,则相应的?、E、C、A发生变化,其变化发生处称为波阻抗界面。 2.应力波在阻抗界面处的反射与透射 振动速度 应力 入射 反射 透射 在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阻抗界面处,根据应力波理论,由连续性条件和力的平衡关系有 由 解得 反射速度 透射速度 反射系数 透射系数 与入射方向始终相同 3.波在桩中的传播及测试波形分析原理 (1) 测试内容 桩 身 桩 长 桩身断裂 径缩、夹泥、离析 桩 底 截面变化(增大或减小) 局部缺陷 反射波 传播时间 振动速度的方向 支承情况 截面变化 (2)完整桩的测试原理 n= Z1/Z21 F0 VR与VI同号 因透射、几何扩散、桩材料吸收、桩中缺陷等因素而衰减 出发 返回 时间可知 桩顶振动的速度-时间曲线 同向反射 桩底持力层为土层时 桩 顶 同向反射 传播速度 桩长 或 桩底持力层为坚硬岩石时 n= Z1/Z21 F0 VR与VI反号 反向反射 桩 顶 n= Z1/Z2=1 F=0 VR=0 无反射 桩顶收不到反射信号 传播速度(桩长)的确定 无反射 反向反射 4.桩身变化及缺陷分析 当桩身截面尺寸、混凝土性质发生改变时,导致相应的阻抗发生变化,故在此处产生透射波和反射波,后者向桩顶传播,前者继续向桩底传播,并最终反射到桩顶,故最终在此时段内,桩顶会收到两个以上的反射波。 n= Z1/Z2?1 F ? 0 桩 顶 反 射 桩 底 透 射 反 射 桩 顶 桩身断裂时,则波直接返回到桩顶,不再向桩底传播。 n= Z1/Z2?? E2?0 T ? 0 F =-1 桩 顶 完整反射 无透射 T =0 停止向桩底传播 断桩处 * (1)桩身断裂(断桩处波阻抗为0) n= Z1/Z2 →∞ F= -1 VR=VI E2→0 T=0 VT=0 断桩处 同向反射 断桩位置 无透射 桩 顶 实际桩长无法确定 (2)截面增大(变化处波阻抗增大) n= Z1/Z21 F0 VR、VI反号 T0 VT0 反向反射 桩 底 透 射 反 射 桩 顶 桩 顶 (3)截面减小、局部断裂(变化处波阻抗降低) n= Z1/Z21 F0 VR与VI同号 T0 VT0 同向反射 桩 底 透 射 反 射 桩 顶 桩 顶 截面变化处的位置 桩长 (4)桩身局部缩径、夹泥、离析(变化处波阻抗降低) 特点 (1)在一个周期内,可收到3个反射波。 (2)第一个反射波同号,第二个反号,第三个同号。 (3)在实际测试中,第一、第二个反射波不容易分辨开。 3.5 高应变法——CASE法 3.5.1 试验方法和设备 桩顶瞬态激振 桩身上行波、下行波 桩顶附近轴力和振动速度时程曲线 桩的极限承载力和桩身质量 确定桩的极限承载力,检测桩身质量。 重锤 传感器和分析仪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汇报“红领巾感恩人间”研究.ppt
- 浅谈工地试验室研究.ppt
- 浅谈化学四大滴定法研究.ppt
- 浅谈机械设备的维修、维护与管理研究.ppt
- 汇一重工企业展示片20160530研究.ppt
- 汇总:绩效总结模板【】研究.ppt
- 昏迷病人护理查房研究.ppt
- 混合机新型轴端密封机构研究.ppt
- 混合结构房屋研究.ppt
- 浅谈基建矿井生产调度的职能的发挥002研究.ppt
-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考试彩蛋押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全优】.docx
-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经典例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docx
- 2025国家电网招聘考试题库检测试题打印及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docx
- 2024年国家电网招聘考试高分题库附答案详解(名师推荐).docx
- 2024年国家电网招聘考试考试黑钻押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docx
- 2024国家电网招聘考试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附答案详解(A卷).docx
- 2024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全真模拟模拟题含答案详解【巩固】.docx
- 2024年国家电网招聘考试考前冲刺练习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docx
-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检测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 2025年国家电网招聘考试考试黑钻押题含答案详解(综合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