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概要.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概要

50’外交奠基;;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①;;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历史背景:;新中国外交形势示意图;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历史背景:;;探究一;;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历史背景 2、方针的内容、含义、意义 ; ;1949年12月21日,在莫斯科举行的斯大林70寿辰宴会上,毛泽东和斯大林在一起;周恩来总理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历史背景 2、方针的内容、含义、意义 ; ;(1)从目的上看: (2)从内容上看: (3)从影响上看: ;1954年4月至7月,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作为五大国之一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会议排除美国的干扰,实现了印度支那停战。;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历史背景 2、方针的内容、含义、意义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 (提出目的、内容、意义);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课堂探究:;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历史背景: 2、方针的内容、含义、意义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 (提出目的、内容、意义);; ■ 问题探究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 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 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 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 和要求肯定下来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55年,由缅甸、印度、巴基斯坦等五国发起的会议在万隆召开。中国代表团提出各国间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并不妨碍各国间的求同和团结。;课堂小结; 1、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其主要特点是 A 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外交关系 B 在外交上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C 注重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D 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2、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次双边谈判中 A 中印谈判 B 中苏谈判 C 中美谈判 D 中缅谈判;3、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是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 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A 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B 中苏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C 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 D “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5、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 的国际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 缅甸的仰光 B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C 中国的北京 D 瑞士的日内瓦 6、万隆会议上,推动会议圆满成功的关键是 A 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会议确定了联合反殖的目标 C 中国代表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D 会议达成了平等互惠的协议;7、不属于我国建国初期,独立自主外 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一大片;8、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 B、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55年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 D、70年代形成的关于三个事件划分的理论;9、亚非会议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它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参加 B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推动 C亚非各国存在矛盾和分歧 D亚非各国有团结反帝反殖的共同愿望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